2)危国之道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者众。闻淮泗诸国各出精兵,重组联军。拱卫关津,与洛阳相抗。尤其汉室四牧,饱受非议。”左相崔钧,起身奏对。

  汉室四牧,便是指刘岱、刘繇、刘表、刘焉。

  先帝曾言,天下十分,汉室三分,豪强七分。为夺十分天下,先帝不惜弄险,借黄巾之乱,血洗关东。先前,关东士族,惨遭屠戮,为救家园,无暇他顾。今已渐醒悟。更加洛阳朝政日非,民心思乱。关东豪强,如何再坐以待毙,引颈受戮。于是趁洛阳宫变不断,党同伐异,互相倾轧,无力东顾之机。谋取一线生机。

  先另立新帝(合肥侯),据拥大义,得合法身份。而后遣门下子弟,充填郡县大位,谋取私利。如此沆瀣一气。将一切违法所得,皆变为天经地义。垄断江山,豪门遍地,遂成『关东正义』。

  而后,合纵连横,招兵买马,笼络四方,守护正义。

  一言蔽之。合肥侯,非天下共主,亦非拥半壁江山。充其量,不过豪门代言人。

  于是乎,天下十三州,渐行渐远。

  洛阳守成之君,并身侧遗老遗少,汉室忠臣,皆是『守旧派』。

  革新另有两派。以大河为界。河北为『帝国派』,河南为『门阀派』。

  不知不觉。『三国』,已呼之欲出(注①)。

  或有人言,洛阳如春秋时周天子。名义上,仍为天下共主。不应降格为“国”。

  言之有理。洛阳乃『天下共主』,位居三国之上。即便如此。三国之一,亦早有雏形。便是以淮泗八国为首的『诸侯派』。或称宗王派。

  为与洛阳抗衡,诸侯派与门阀派,合二为一。然后事如何,天机不可泄也。

  洛阳南宫。

  董侯正襟危坐。聆听群臣奏报。

  先前,朝政皆出鱼梁台。玉堂前殿,门可罗雀。唯有寥寥数人,常伴君侧。不料董卓一日毙命。翌日,王允已拟定名额,查漏补缺。先前不愿阿谀献媚之清官循吏,悉数官复原职。

  董侯钦佩之余,亦生忌惮之心。

  闻郭林宗,曾赞少年王允: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今日方知,郭林宗“隐君”之名,“名实相符,过人甚远”。建宁元年,郭泰闻陈蕃谋诛宦官事败而遇害,哀恸不止,于次年正月逝世,终年四十二岁。时“自弘农函谷关以西,河内汤阴以北,二千里负笈荷担弥路,柴车苇装塞涂”,万人奔丧。蔡邕亲为其撰碑文。

  能被郭林宗称赞,“一日千里,王佐之才”。

  王允能有今日之位,实属名至实归。

  “陛下?”见董侯一时出神,黄门令左丰悄声唤道。

  “嗯。”董侯闻声猛回魂。俯瞰群臣下拜,鸦雀无声。遂低声问道:“何事?”

  左丰答曰:“太仆求问,‘万岁坞中积粮,可否悉数归于太仓’。”

  “可。”董侯朗声答曰。

  “陛下圣明。”百官齐呼。

  “盗铸小钱,取祸之道。老臣窃以为,当重铸五铢。”王允又奏。

  “可。”董侯亦无不可。

  “禀陛下,上林并函园,皆可铸钱。”王允又问:“当归何处?”

  “宜当由钱堡重铸。”四出五铢,天下贵币。董侯焉能不知。

  “喏。”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