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贵麟二子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帝之争,高下立判。汉室宗亲,出为一州刺史者,多已心向洛阳。无怪合肥侯迁都寿春,虎视江左。不求一统九州,只为割据半壁江山。

  许子将察言观色,知此行目的已达。遂暗自松气。

  忽听刘表又道:“太师非纯臣,久必生乱。”

  许子将叹道:“使君大才。窃以为,乱汉者,必(董)卓也。”

  “董卓位列上公之首,掌一朝权柄。天子养虎成患,岂能甘心放权。料想,君臣必生间隙。太师为自保,恐行梁冀旧事。废立天子。”刘表颇多慨叹。

  先时,梁冀为大将军,先后立冲帝、质帝、桓帝三帝。

  冲帝即位时,年仅二岁,朝政皆由梁氏把控。质帝八岁即位,桓帝即位,虽已十五,然桓帝皇后又出梁冀之妹。且在立质帝、桓帝前,李固等人,欲立清河王刘蒜。刘蒜年长,又“为人严重,动止有法度”。若即大位,足可还政于朝。便在此时,大宦官曹腾私下进言:“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将军受祸不久矣。”

  梁冀遂罢此议。

  至此及汉末,权臣扶立幼主,遂成惯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董卓上位轨迹,当与梁冀,如出一辙。

  或有人言。董卓并非外戚,岂能与梁冀比肩。

  洛阳南郭,东罼圭苑,太师府,鱼梁台。

  “结为外戚?”董卓于百忙中,接见来访尚书令,许攸。

  “然也。”许攸进言道:“今陛下虽不及元服,然按祖制,可先行定下姻亲。待元服后,再行婚仪。闻太师有一女孙,年纪与陛下相当。深得太师宠爱。何不……”

  “哼!”董卓嗤鼻道:“刘氏种,不足娶(董)某女孙!”

  许攸急忙劝道:“太师慎言。恐隔墙有耳。”

  董卓这才稍有收敛。待心平气和,亦知许攸此计,利大于弊。少帝乃出何氏。若以女孙配之,何董皆为二戚。董卓非但稳坐太师大位,且与汉室之关系,亦可稍加弥合。

  “天子若假年幼,百般推脱,岂非徒惹人笑。”董卓仍有顾虑。

  许攸早有定计:“前中常侍唐衡族子(唐)瑁,有一女。年纪与天子相若。可先纳为帝妃。再聘帝后,天子自当无言。”此乃投石问路之计。

  “莫非前司空,颍川唐珍族女。”董卓言道。唐衡,桓帝时与单超、左悺、具瑗、徐璜合力诛梁冀,封汝阳侯,时称“五侯”。唐衡贪暴,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后嫁荀彧。延熹七年死。赠车骑将军。其弟唐珍,历任司隶、太常、司空。唐珍兄唐玹,曾为京兆虎牙都尉、京兆尹。另有族弟唐瑁,今为郡吏。家中一女,知书达理,有国色。

  “正是。”许攸答曰。

  “倒也出身名门。”董卓轻轻颔首。

  偷窥董卓面色,许攸眼中精光一闪。

  须臾。果听董卓瓮声道:“天子卑贱。不及先帝贵子,更不及太后麟子。若结亲,宜当择贵麟二子之一。”

  此,亦不出许攸所料,更是此行之真正目的。这便故作迟疑:“天子毕竟年长。弟,岂妻兄前(岂能先于长兄娶妻)?”

  “喔……”闻此言,董卓眼中阴霾,久久不散。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