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欺君太甚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入,而东重注于洛。背靠灵台。筑山穿池,竹木丛萃。风亭水榭,错落有致。一步一景,般般入画。

  董卓并一众党羽,于台上置酒高会。夜夜笙歌,通宵达旦。纸醉金迷,莫过如此。

  直到这日,党魁张俭,投书谒见。

  董卓宿醉将醒,浑浑噩噩。将拜帖随手掷去一旁:“不见。”

  “太师且慢。”便有女婿牛辅劝道:“少府张俭,乃党人魁首。朝中内外,皆有党人居于要职。此来,必事出有因。何不见之分晓。”

  “哦。”董卓这才醒悟。略作思量,遂言道:“沐浴更衣,请少府台上相见。”

  “喏。”

  待梳洗更衣,董卓台下相迎。张俭已恭候多时。

  “拜见太师。”张俭先礼。似无不瞒。

  董卓甚喜:“见过少府。”

  “冒昧来访,未携厚礼。还望太师见谅。”张俭又先行告罪。

  “少府言重。请台上一叙。”张俭素有重名,非贪财之辈。董卓自不以为意。

  二人同登高台,眺望洛水两岸美景,不由心旷神怡。

  张俭叹道:“‘万乘终济,造舟为梁’。‘雾合云集,波流雨注’。伊洛大美,非亲眼所见,不可尽知也。”

  不料董卓竟也知晓:“可是《洛水铭》并《羽猎赋》。”

  “正是。”张俭含笑点头。

  董卓笑道:“年少所吟,多半已忘却。”

  宾主落座。便有美婢烟视媚行,手捧茶饮,款款而来。

  见张俭气定神闲,举止如常。董卓心中更喜。果然名士风仪。

  这便以茶代酒,举杯相敬。

  落杯后,董卓问道:“不知少府此来,所为何事。”

  “乃为江山社稷而来。”张俭正色答曰:“自陛下亲政,广有天灾。人心浮动,朝政日非。南阳大水,究竟是福是祸,尚未可知。淮泗诸国,又起大疫之兆。老朽窃以为,陛下以童子之躯,掌天下权柄,此举有违祖制。非大汉之福。”

  “嗯。”董卓不置可否:“依少府之意,该当如何?”

  “老朽以为,太师并太傅,当携三公九卿,为陛下解忧,共分此重担。”张俭有备而来。

  “哦?”董卓心领神会:“少府之意,乃由董某执宰朝堂。”

  “然也。”张俭掷地有声。

  董卓笑道:“非某不愿。只是,陛下并无过失,如何肯分权。”

  “南阳大水,淮泗大疫。君若无过,何来灾异。”张俭言道:“今三公皆无,还有何人,上应天命,为社稷除祸。”

  言下之意。时至今日,连背锅的人,都找不到了。

  董卓轻轻颔首:“宜当,重立三公,辅佐朝堂。”

  “趁此良机,太傅当可命人上表。与太傅,同录尚书事。”张俭进言道。

  “何人上表为宜。”录尚书事,董卓志在必得。

  “老朽愿为太师请命。”张俭肃容下拜。此乃认主也。

  董卓焉能不大喜,急忙离席搀扶:“得少府相助,何愁大事不定。”

  张俭素又重名。乃党人之首。得其投效,董卓丰满羽翼,声势大涨。满朝文武,瞠目结舌。便是少帝,亦云山雾罩。

  “少府何意?”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