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彻大悟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卑下,窃以为。若将军遇刺身亡。代将军光禄勋之九卿位者,必是丁原。”牛辅口出谗言。

  “哦?”无凭无据,奈何董卓却已生疑:“莫非行刺之人,当真是卫将军。”

  “不然,因何是北军用箭。”牛辅表情已说明一切。

  “丁原此人如何?”董卓多此一问。

  “乃泰山人氏,出身寒门。粗通谋略,善骑射,有勇力。后为南城县吏,常攻泰山贼。不避锋矢,身先士卒。后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武猛都尉。”牛辅亦只知大概。

  “寒门出身,觊觎高位。”董卓言道:“若施以金玉,可为我所用乎。”

  “恐非易事。”牛辅以己度人:“非我西州武人,必有二心。”

  董卓龇牙慨叹。身边苦无出谋划策之人。不能解我心忧。

  “报——”便在此时,忽闻兵士帐前来报:“前大将军府长史许攸,投帖谒见。”

  “许子远?”董卓喃喃自语:“他来作甚。”

  “此人乃出何苗府,将军不见便是。”牛辅错会其意。

  “许子远,谋士也。”急需人才,董卓焉能错过:“速请来一见。”

  “喏。”牛辅虽不情愿,却也不敢多言。

  少顷,许攸儒服高冠,翩然入内:“许攸,拜见后将军。”

  “你我乃是旧识。子远不必多礼。”董卓仰卧榻上,亦无从回礼。

  待其落座,董卓遂问道:“子远所为何来?”

  “乃为将军消灾除祸也。”许攸口出惊人之语。

  “祸从何来。”董卓佯装不知。

  “将军春社遇刺,殃及百姓惨死。故杀七国计使灭口,嫁祸南阳脱罪。奈何,千虑一失。”许攸风轻云淡。

  然榻上董卓,却已冷汗淋漓,如坠冰窟:“何处有失。”

  “将军车驾,遭劲弩四面射击,多有破损。奈何七国车驾,却皆完好无缺。”许攸言道:“七国计使端坐车中,门窗完好,如何被人近身袭杀。”

  “这……”时董卓身中数箭,动弹不得。故命麾下,草草结果了事。其中细节,皆未能虑及。

  “在下既已窥破。满朝文武,焉能不知?”许攸句句惊心。

  “请子远,试言之。”董卓稍稍按下杀心。

  “只因南阳一战,胜负未分。陛下焉能自断一臂。”许攸偷看董卓表情,又言道:“然‘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待事后,将军能逃一死乎?”

  “唉……”董卓一声长叹,竟挣扎起身,不顾箭疮崩裂,肃容下拜:“如何行事,可勉一死。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许攸作势搀扶,口出诛心之言:“陛下枉杀袁隗满门家小,只为将军脱罪。若非迫不得已,岂会轻杀左膀右臂。将军与南阳,已成不死不休之局,此生断难消除。若出八关,必遭关东群雄,联军来攻。宜当蛰伏京师,谋夺天下权柄。”

  此言,正中下怀。

  董卓附耳言道:“若夺天下权柄,又当如何行事。”

  “先统西州之兵。”许攸一语道破:“再掌洛阳八关。如此,‘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成矣。那时,便是蓟王,亦不敢妄动。”

  “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题外话------

  感谢第153位舵主:『书友20180806062816632』。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