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贤让能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厩、粮仓、军营、列肆,一应俱全。万金堂下销金窟,积铜无数。今,皆为何后所得。一年之内,王母降为弥月之喜,神女降为试儿之礼。大宴宾客,敛财无数。再加贩卖流香渠水所得。足可养活二万精兵,十余载。”

  “西园早与北宫分隔。仅与濯龙园水路相连。内外碧水环绕,足保何后并麟子安危。”董太皇亦慨叹:“何后自入园守丧,饱读宫中藏书,知行倍增。闻少帝兵变,谨守宫门,心无二用,抚育麟子。谋定而后动,与先前不可同日而语。”

  “陛下夺权,乃为自保。”窦太皇一语中的:“二位将军,早有废立之心。无论谁人辅政,陛下恐难善终。故行先发。待蓟王归来,一切自有定数。”

  其中利害,董太皇焉能不知:“宫中早有传闻,先帝临终之际,于昼夜之间,连下二诏。其一托孤蓟王,行兄终弟及。其二,乃书录于《禁中起居注》上,或为父死子继。只恨,并无真凭实据。久而终被人所乘。”

  见窦太皇无语。董太皇诈言道:“合肥侯遣使来劝,欲奉我入南阳。毕竟我子,知洛阳生变,恐母被害,才千里传书。若去南阳,可终老乎?”

  窦太皇不置可否:“关东积怨已久。故扶立合肥侯称帝,与洛阳相抗。徐豫七国,亦如此。然,只需蓟王醒时,传檄天下。关东必不能久持。待徐豫七国,俯首称臣。合肥侯推贤让能,不过旦夕之间。此去南阳,恐难善终。”

  言及此处,董太皇终于问出心声:“以妹妹所见,天下将为谁人所得。”

  “姐姐既问,妹妹不敢隐瞒。”窦太皇终于道破心声:“当为蓟王所得。”

  董太皇一声长叹。话已至此,多说无益。且形势所迫,亦无需隐瞒。

  权衡利弊,董太皇言道:“姐姐有一机密要事,说与妹妹知晓。”

  “愿闻其详。”窦太皇言道。

  董太皇这便附耳上来,将禁中隐秘,娓娓道来。

  “竟有此......宫闱奇闻。”饶是窦太皇心有准备,已目瞪口呆。

  “遥想当年,你我指天为誓,共立贵子。时至今日,妹妹知姐姐之苦心否?”董太皇拭泪言道。

  “这,如何可能。”太过匪夷所思,窦太皇如何敢轻信。

  董太皇言道:“只叹时也,运也,命也;非人力可及也。唯有坦然受之,泰然处之。”

  “既如此,妹妹亦有机密事相告。”窦太皇亦打定主意。

  董太皇心中暗喜。却面含悲色,详装不知:“妹妹清静无为,有何机密?”

  窦太皇目光闪躲,连忙遮掩:“乃与继位相关。”

  “莫非......”眼看大功告成,董太皇强压心头窃喜。先前种种,皆为此刻。

  “正是《起居遗诏》。”窦太皇,逐字逐句:“先帝临终时,曾诏书,父死子继,废长立幼。”

  “遗诏何在!”董太皇迫不及待。

  似猛然醒悟。窦太皇话锋一转:“已交由稳妥之人,妥善藏之。”

  失望之情,一闪而逝。董太皇强笑:“妹妹素来谨慎。此诏,兹事体大。宜当谨慎行事。”

  窦太皇暗松一口气:“姐姐所言极是。如今陛下大权在握,你我二人,并无一兵一卒。若走漏风声,为陛下迁怒。必死无葬身之地。”

  时局确是如此。董太皇收拾心情,这便言道:“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闻巫山女神已赴蓟国。”窦太皇眸中尽是深意:“待蓟王醒时,再见机行事不迟。”

  “如此,也罢。”董太皇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寄人篱下,苟且偷生。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窦太皇似不经意一问:“可否引贵子一见。”董太皇豢养逐鬼童子,乃为行“鱼目混珠”,遮掩身份。除董太皇并董重、董承及蓟王外,少有人知晓,贵子身份。

  事已至此,董太皇亦无需隐瞒。这便展颜一笑:“有何不可?”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