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风雪载途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卓等人衣带密诏,为除何董二戚。无论成与不成,于太皇何益。”田丰娓娓道来:“窦太皇素有远见。先帝初,窦大将军辅政。窦太皇虽初垂帘,却力排众议,命段太尉扫平羌乱。今,朝政日非,朝不保夕。若一而再,再而三,大兴刀兵,屠戮洛阳。社稷难存,国祚不继矣。窦太皇焉能不知,其中利害。一言蔽之,于朝不利,于己不利。既如此,为何一意孤行。”

  田丰言下之意。窦太皇如此行事,没有道理。即便一战功成,何董二戚被灭,利益点又在哪里。

  沮授索性挑明:“若奉窦太皇衣带诏,诛何董二戚。事成之后,谁人得利。”

  刘备心中一动:“今日,窦太皇亲承,曾与董太皇歃血为盟,共扶**人贵子。先前鞠城兵乱,窦太皇欲携皇长子远赴漠北。令贵子登基。如此想来。若何董二戚被诛,陛下因故被废。勃海王(**人贵子)能继大位否。”

  “回禀主公。如此,太后焉能善罢甘休。或由太后麟子继位,亦未可知。”贾诩言道。

  “贵子、麟子,二选其一。五五之数,两可之间。”刘备言道:“既无必胜之把握,焉能一意孤行。”蓟王言下之意,谋略祭出,必为达成所愿。若目标并不明确,战果亦不清晰。煞费苦心,设谋何用?

  即便衣带诏完美发动,一举铲除何董二戚及其党羽,亦不足以确保贵子登基。

  反之亦然。即便心知麟子乃蓟王骨血。窦太皇亦无十足把握,助麟子登基。

  总而言之。无论窦太皇,想助二子中何人登基帝位。此谋,皆无法确保达成。且还会危及国祚。换作旁人,也就罢了。以窦太皇之明,焉能出此昏招。

  心念至此,刘备又问:“若非窦太皇所为,又当是何人。”

  便在此时,忽见史涣入殿通禀:“主公,城门校尉赵延,投帖求见。”

  “必是赵忠授意。”刘备言道:“速请。”

  “喏。”

  中堡,瑶光殿前。

  见安车西行,左中郎将吕布遂上前盘问。

  “见过左中郎将。”正是蓟国守邸丞刘平。

  “见过守丞。”吕布振奋精神,冲城头大喝一声:“放行。”

  “喏!”城头兵士搬动机关,折叠吊桥次第铺展,与对面长桥相接。

  “有劳左中郎将。”刘平代行尚书事,列席朝议,已成惯例。见吕布愁容盘踞不散,刘平好意相问:“敢问左中郎将,何故累日忧扰?”

  吕布赳赳男儿,且与刘平相熟,这便言道:“乃为儿女之事。”

  “哦?”刘平遂驻车细问:“谁家女公子,竟令左中郎将,念念不忘。”

  “乃是......”心中惆怅,不吐不快。许是见四下无人,又许是知刘平乃蓟王从兄。或有转机,亦未可知。于是鬼使神差,吕布将安素之事,和盘托出。

  待静心听完。刘平一声长叹:“原来如此。”

  开弓无有回头箭。

  事已至此,焉能半途而废。吕布咬牙相求:“求守丞代为通禀。王上......”

  不料竟哽咽。

  “左中郎将之意,我已尽知。”刘平急忙宽慰:“平,当如实上禀。王上自有定夺。”

  “谢守丞成全!”吕布喜极,竟欲大礼参拜。

  “举手之劳。”却被刘平双手托起:“如何使得,如何使得。”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