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坐问因果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梵音忽远忽近。刘备徐徐睁眼。陋室无华,猛然坐起。四壁空空,别无它物。只居中置一卧榻,前设矮几。

  “檀那,醒否?”闻声抬头,只见一人打坐堂前,背影似曾相识。

  刘备心中一动,脱口而出:“安师。”

  那人徐徐回身。白眉垂肩,鹰目勾鼻,正是麻服老僧安世高。

  刘备翻身下榻,肃然行礼:“刘备拜见大师。”

  “檀那不必多礼。”安世高回以佛礼。

  安世高,目光慈悲,照身刘备:“一别数载,檀那执念已弃否?”

  刘备笑道:“身居高位,不敢有一日之疏。”

  “数年前,见檀那,老朽方参透因果。”安世高和蔼一笑:“时,心愿已了,再无牵挂。”

  刘备言道:“那时,备实不知,与大师素未谋面,何来因果。大师却说‘你替她来,便是因果’。时至今日,方知大师与安氏,既是兄妹,亦是夫妻。更不知安氏与桓帝,亦有宿缘。诞下一女,名唤安素,被曹节收养。行走二宫。”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少时懵懂,人老方知。”安世高答曰:“终归有缘。”

  “大师安心,备定护安素周全。”刘备宽慰道。

  “檀那麒麟天降,终了乱世。乃众生之福,奈何一身执念,恐无法消除。”

  刘备洒脱一笑:“大师切勿挂怀。备心中执念,非人力能及。”

  高僧用梵文吟唱一句佛语:“切记。世间因果,皆在我。”

  貌似,说完此句,大师便会归于圆寂。

  恐不及也,刘备脱口而出:“大师此来,可有新语。”

  本已缓缓闭目的高僧,闻声又徐徐睁开双目:“檀那,欲问何事?”

  刘备大喜。话到嘴边却无言。

  高僧遂反问道:“东来中夏,老朽曾有偶遇。檀那所问,是否于此相关。”

  “可是西王母。”刘备心领神会。

  “正是昆仑墉宫西王母。”安世高答曰。

  “不知大师与王母之偶遇,可有今日之因果。”刘备问道。

  “檀那,切莫心急。随老朽一去便知。”随安世高轻轻合掌,场景骤变。四壁隐去,岚风忽起。白云雪山,逼入眼帘。举头四顾,青石雪松;俯身下瞰,草席矮几。

  “此是何处。”刘备问道。

  “乃昆仑墉宫,瑶池仙山。”安世高音容笑貌,随之蜕变。着五彩霞衣,佩灵飞大绶,头梳太华髻,上戴太真冠。视之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正是西王母当面。

  刘备苦笑下拜:“拜见西王母。”

  “王上先前避而不见,如今为何不请自来。”西王母口出曼妙仙音,竟雌雄莫辨。

  刘备答曰:“故人相邀,不敢不从。”

  “安世高乃安息王子,与王妃安氏,伴入中夏。只为引佛东来。”西王母开门见山。

  “备已尽知。”刘备答曰:“亦有言在先,仙佛之争,凡人退避。料想,王母已知晓。”

  “王上心意已决,断难更改。”西王母不为所动:“然若弃天下仙门于不顾,待尽纳天下百姓入佛门,中夏非大汉之国,而成佛国也。”

  “备窃以为,华夏仙门,应运而生。足可与西佛一较长短。”刘备对曰。

  “黄巾乱后,中夏百姓避恐不及。仙门沦落至此,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然王上麒麟天降,乱世终了。何不拨乱反正,重塑仙门。”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