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方势力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贵人,常伴身侧。

  宋贵人斟酌言道:“南阳许攸,今为大将军长史。沛国周旌,事后不知所踪,传闻已死于乱军之中。而汝南陈逸,可是夫君同门师弟,前太傅‘三君’陈蕃之子,国之上计令。”

  “当是如此。”刘备轻轻颔首:“遥想当年,陈逸化名陈奔,避入楼桑。后与为夫同拜在恩师门下,寒暑易节,已近二十载。为夫实难相信,陈逸会背主谋逆。”

  “夫君所言极是。”宋贵人言道:“既出同门,个中缘由,何不当面一问。”

  “也罢。”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诏上计令,入宫赴宴。”

  “喏。”宋贵人遂命人去传令。

  “仲秋之月,案户比民”。蓟国千里国土,二十七县,千万国民。如何能等到八月。上计署已提前三月,令各县上报汇总。户籍民数、圩田数量、钱谷入出、乃至“盗贼”多寡,每户人口、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债务、犯罪记录等,皆需年年更新。先前多用竹简木牍,今皆换成书册集簿,携带方便,省时省力。

  陈逸以为,蓟王乃问上计之事,故不敢怠慢,草草整理,便安车入宫。二千石高官,安车驷马。悬上计令琉璃车牌。宫门绣衣吏,确认无误,随即放行。

  女官迎入灵辉殿,门下督郑泰,轩下相迎。

  “拜见令君。”郑泰先行礼。

  “见过郑公。”陈逸亦回礼。

  “殿中已备酒宴,主公等候多时。令君且随我来。”郑泰伸手相邀。

  “请。”陈逸除鞋入殿。只见大殿空旷,方知乃是私宴。

  “拜见主公。”陈逸趋步近前,大礼参拜。

  “师弟请起。”蓟王笑道:“座。”

  “谢主公。”陈逸起身落座。恩师为其取表字,少安。其意不言自明。

  “今日不问公事。”刘备举杯相邀:“来,先满饮此杯。”

  “臣敬主公。”陈逸亦颇有酒量。

  乐姬轻歌曼舞。主臣举杯对饮,大殿之中,其乐融融。酒过三巡,陈逸落杯相问:“主公可是为,王芬之事。”

  “然也。”刘备轻轻落杯:“四海令左翁,秘言王芬同党。有,南阳许攸,沛国周旌,汝南陈逸三人。”

  陈逸实言相告:“如主公所知。臣曾应邀,拜会王使君。席间,与南阳许攸,沛国周旌,平原襄楷,琅邪宫崇,名士陶丘洪等人相识,后又受右国令,临终之托,善待扶风宋公子。”

  刘备心中一动:“琅邪宫崇,可是于吉门徒。”

  “正是于仙人,座下首徒。”陈逸答曰。

  顺帝时,宫崇诣阙献《太平清领书》,被有司奏劾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群仙会时,于吉亲临。还解前汉谶言“代汉者,当涂高也”,为“宗王”。

  难道说。所谓“三方势力”,乃以王芬为首,于吉等人暗中相助。

  再深思。《太平清领书》,稍后既传于张角,琅邪派于吉,难辞其咎。粗略算来,自从顺帝献书,至此时,已过五十余载。于吉当有百岁。其弟子宫崇,亦年过古稀。

  刘备忽起一念:‘张角可曾入群仙会。’麻姑或许知晓。

  “席间,可曾见过巴郡张修。”刘备又问。

  “未曾得见。”陈逸摇头。

  换言之。必是术士襄楷、宫崇,当中一人,告知张修,陈逸之事。否则,张修远在巴蜀,未曾千里来会,焉能得知,陈逸为王芬座上宾。

  见陈逸所知寥寥,未曾裹挟其中。蓟王遂安心。

  于是,襄楷、宫崇,乃成此事关键。只需寻到二人下落,阴谋当大白于天下。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