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下机关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蓟国开源三十亿。自当是大功一件。

  “普天之下,能将不义之财正当其用者,唯王上一人耳。”孙坚临别之语,亦传为佳话。

  孙坚之事,让蓟国百官,各有所思,亦各有所获。

  话说,乱世将至。又说“欲善其事,必利其器”。群盗蜂起,多如牛毛。扫荡贼寇,坚甲利兵,事半而功倍。若天下群雄,皆来蓟国采买兵器……

  主公愿售否?

  “可也。”朝会上,蓟王欣然点头:“先前,河东盐商往来各港津,改造明轮盐船。后有西域诸国,求造蓟式王城。先于文台,孟德早已采买蓟国兵器,装备麾下。大将军何进,亦来函,求在洛阳八关,造蓟式港津,兴机关塔吊、轨路列车,诸如此类。蓟国机关之利,当惠及天下。”

  “士、农、工、商,国之石民也。”右国相耿雍,心领神会。

  先前黄巾未灭,天下饱受其害。刘备生怕蓟国机关术,被人诟病:与太平妖道,同宗同源。故谨小慎微,不敢轻易外传。今黄巾已灭,太平道销声匿迹。墨门明隐之争,亦宣告完结。以墨家为代表的“华夏科技树”,自当枝繁叶茂,广为流传。

  比起被儒教禁锢的后世皇朝。大汉有太多便利因素,可将机关术迅速推进,发扬光大。

  所谓“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又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正如河东盐商纷纷改良畜力驱动机关盐船,省时省力。利益驱动,才是根本所在。

  新帝废史立牧,天将大乱。若群雄争霸,蓟国机关之利,自当“一器难求”。

  利益攸关,生死攸关。

  再没有比此二事,更能推动机关术的流传。刘备心中众有千般不忍,却也不得不承认。前后两次世界大战对科技的推动,尤其明显。

  人尽其责,物极其用。

  蓟王行事,向来如此。

  其实,就蓟国如今的科技线而言。游牧民族,已难称大患。

  士农工商,不断壮大。蓟国的人口组成,越发趋近平衡。

  洛阳,永乐宫。

  永乐董太后设家宴,款待新帝。

  新帝亦是董太后所出。虽年幼便被遣往合肥封国,然母子血脉亲情,却断难割舍。

  新帝落杯后,笑问:“母亲在偏殿哺育众多童子,只为‘逐鬼’乎?”

  一家人何必见外。董太后答曰:“先前,灵思皇后势大,恐王美人幼子为其所害。故行鱼目混珠,虚实之计。倒让我儿见笑了。”

  新帝遂笑问:“既如此,母亲可否将兄长‘贵子’,引来相见?”

  董太后微微一愣,又展颜笑曰:“有何不可。”

  遂命人将十多个三、四岁大的童子,请入殿中。童子两人一队,近前行礼。新帝逐一看过,默记于心。

  稍后,待童子悉数退下。董太后笑问:“我儿可知,贵子乃何人也?”

  新帝轻轻颔首:“眉宇间,兄长相貌,依稀可见。”

  董太后面露一抹哀伤,又转瞬即逝。恰到好处,收拾心情:“如此,贵子位列几何,居于左右,你我皆书于掌中,再并掌一看,如何?”

  “好。”新帝遂取笔书于掌心。起身离席,与董太后并拳。母子二人,徐徐展开。

  果然相同。

  新帝心中大石,终是落地。

  正欲起身,忽轻轻一嗅。眸中异色忽生,又一闪而逝。自回坐席不提。

  董太后似有察觉,这便笑道:“闲来无事,常入偏殿,喂食童子。虽不是亲生,却是亲养。如此说来,谁是谁非,与我而言,并不重要。”

  新帝这才醒悟:“母亲所言极是。”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