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莫如勤王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傅言道。

  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带,勾结狄人伐襄王,王师大败,襄王逃到汜地,派人向晋、秦求救。晋文公纳狐偃“求诸侯莫如勤王”之谏,辞退秦军,独自出兵,击退狄人,活捉王子带,安定周王室。晋文公由此得“尊王”美誉,受赐四邑之地。

  “王傅所言极是。”刘备欣然点头:“传命鹰扬、折冲二校,即刻起兵勤王。孤当亲帅水陆大军,南下驰援。”

  “主公明见!”百官下拜。蓟国崇文尚武之风,莫过如此。一言蔽之,干就完了。

  自事发,蓟王已收线报无数。

  冀州刺史王芬,竟暗自谋划出如此一盘大棋。陛下之所以北巡,又将王芬带在身侧,乃因轻车将军曹操告密。换言之,陛下北巡,名为巡视旧宅,实则是将计就计,铲除以王芬为首的乱臣贼子。

  许在陛下心中。王芬等人,密谋废立的“合肥侯”,另有“其人”。

  “其人”是谁?

  如今看来,答案已呼之欲出。

  再往深处想。陛下北巡,想要亲自揭开的终极谜题,许便是合肥侯的真实身份。之所以取道蓟国一游。亦与“合肥侯”其人,密切相关。

  说白了。陛下怀疑,王芬等人所立新帝,不是自家胞弟合肥侯,而是蓟王刘备。

  然而,从车骑将军曹操,抄出的十箱逆党往来书信中,只字未见蓟王。所言,皆是合肥侯。所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陛下无可指摘,又生死一线。这才口出,“料想此事必与蓟王无关。”

  至于心口是否如一。待此事罢,当见分晓。

  另一个更重要的义理支撑:

  蓟王刘备与黄巾逆贼,仇深似海,不共戴天。如何能相互勾结。

  若此事,只有王芬暗募死士参与其中,蓟王当难辞其咎。然又有白波黑山二贼,裹挟同谋,故蓟王或可置身事外。

  陛下临来时,黑山张燕,遣使入京。假买官之名,重金贿赂中常侍,得与陛下西邸相见。伏地请降,又将王芬暗中勾结黑山贼众,施舍粮草辎重,欲共举大事之消息,和盘托出。

  陛下先得轻车将军曹操进京密报,又得黑山使者密语相告。一前一后,如何能不深信。故授意已受封平难中郎将的张燕,将计就计,假意答应结盟。听陛下号令,再行反戈一击。

  蓟王之所以令陛下生疑。其中最关键的证据,亦出此处:

  王芬用来笼统黑山的辎重粮草,皆赊自蓟国。

  换言之。不断赊给王芬粮草辎重,用来笼络黑山贼寇的蓟王,像极了幕后主谋。

  陛下精通商贾之术,善利益交换。无利不起早。蓟王撒出去钱粮无数。笼络黑山贼寇,究竟意欲何为?

  即便明知:蓟王不可能与黄巾余孽相勾结。

  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爱恨亦消,唯利长存。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不可不防。

  蓟王有大功于社稷。又是陛下心中的托孤重臣。平心而论,陛下还是信多疑少。这才亲来验证。以求皇位继承万无一失。

  坐拥大位,方能卖官鬻爵。此,才是陛下一本万利,富贵荣华绵延子孙后代的“核心资产”。

  故不惜亲身涉险。

  高台下,黑山大营。

  张燕披麻戴孝,洒酒于地。遥祭身首异处的王使君。

  不及起身,密探来报:“王已兴,速起兵!”

  张燕霍然站起:“传令,攻台!”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