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7章 薄荷(六月中旬)_穿越之细水长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不少,看到铺子上新糖不免都买两块尝尝,结果孩子在吃过冰棍后再吃薄荷糖不免嫌其不够甜还辣嗓子多不肯再吃,反倒是暑日午后也不得歇,还得纳一家老少鞋底的女人们在吃了孩子丢弃的糖后让孩子再来买的不少。

  薄荷糖和果糖一样,一文钱两小粒,而京城舍得花钱给孩子吃冰的人家,条件都还过得去,掏得出糖钱。

  薄荷糖在雉水城庄外铺子的销路也挺好。

  茶水铺在夏天原就供应藿香薄荷茶,喝惯了凉茶的商人脚夫看到有便携的薄荷糖后就很愿意买几颗路上吃。

  受红枣名下梓庄、青庄外铺子的影响,这两年雉水城和大刘村夏天卖的大碗茶也都换成了几乎零成本的藿香薄荷茶。

  藿香薄荷实在太好活了,但凡有点泥就能长,而且还长得还跟竹笋似的特别快,一天能窜三寸——只一块四尺见方的地就足够支撑一个茶摊,以致现城里几乎家家都种了藿香薄荷用以泡茶。

  李杏花家的菜地里也种了一块藿香薄荷。

  李杏花在码头卖大碗茶的时候为客人问了两回薄荷糖后便让男人刘好去梓庄买了两包薄荷糖,到手便转手全卖了出去,赚了整五十文钱。

  李杏花见过薄荷糖后就知道她能做——不就是把过年花生糖的花生换成薄荷吗?

  李杏花试做了薄荷糖,然后成功了。

  次日李杏花便在卖大碗茶的时候兼卖自己做的糖,收入立翻了几番。

  晚上算账的时候,刘好数好一天的收入后禁不住跟李杏花感叹:“杏花,你那个侄女可真是个活财神。”

  “你看你小哥和你们李家二房那个叫李贵银的侄儿这两年跟着她铺子卖货都赚了钱。现咱们城夏天都卖藿香薄荷茶也都是跟她铺子学的,而今儿你跟她学做糖卖又赚了这许多钱。”

  “要不明儿我去她铺子再买几个七巧板和华容道,你拿去码头卖卖,若是销得出去,咱以后也多个进项!”

  木工是技术活,不似薄荷糖是个人就能做。刘好不会木工,便只能跟红枣的庄子进货才能转卖。

  行船最是无聊,坐船的客商看到李杏花卖的七巧板华容道才十几二十文一个,便就有人掏钱买了用于船上打发时间。

  于是李杏花在卖大碗茶薄荷糖后又加卖上了玩具,而刘好拉货的同时随身也带了薄荷糖和七巧板华容道跟主顾兜售,别说还真卖出去不少。

  俗话说“家有金子外有秤”。李杏花的薄荷糖生意特别好,很快便引起同村人的注意。

  同村人从李杏花的薄荷糖两块只要一文钱,价钱和梓庄买来的成本一样中琢磨出李杏花是自制糖后便纷纷加入制糖大军,做起了薄荷糖。

  一时间大刘村跟过年似的家家制糖,村里到处飘散着糖香。

  对此李杏花也是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意慢慢回落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