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发明创造_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会发现,上面坐着的人和自己一般,同样带着镣铐,左右还有狱卒监视。

  除了衣服和位置不一样,活脱脱也是个犯人。

  这段时间对于官员来说,那可真叫一种煎熬,也别想着胡乱办案,要是干得不行,或者弄出什么冤假错案。

  不好意思,夷三族。

  就看你敢不敢对着来,本来死你一个就成,现在直接一家人整整齐齐了。

  要是案子处理得好,会不会有什么奖赏?

  想啥呢,办事不就是你应该做的职责么。

  这种煎熬的日子,等到下一任官员来后,也就算是解脱了。

  按照早先的罪名,该处死的处死,该流放的流放。

  据说有些偏僻的地方,因为没有候补官员,导致被判死罪的官员,足足继续干了将近十年,才熬到下一任官员赴任,得以解脱。

  朝中的大臣就不用顾虑这些了,这两个罪名一般多是针对地方官员,朝中大臣要是犯了事。

  在朝会的时候,就被直接拖出去砍头了,倒也不用这般麻烦,反正替补的多。

  懿文太子薨去后的一个月,朝堂上简直就是腥风血雨,大殿外的地面都没怎么干过。

  官员们第二天上朝,经常会遇到自己的身边又换了新人,大家都习惯了。

  下朝之后但凡是还活着的,回家必定是大肆庆祝,谁也不知道第二日上朝后,还能不能完整的回来。

  能够看见落日,便成了大臣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这就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过近两个月以来,朱元璋的杀性却是突然大减。

  甚至于隔三差五的,早朝几乎在上午就开完了。

  大臣们很好奇,陛下难道转性了?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去打听,那简直就是嫌自己命长,急着找死去。

  朱允炆看着下朝后,并没有去御书房,而是直接离开的皇爷爷,眼底深处闪过一丝焦虑。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朱允炆的位置那叫一个铁板钉钉了,包括他的母亲吕氏,都在劝他不要多想。

  做好自己,表现优异,将陛下交代的一些事情办好便行了。

  但朱允炆的心中,总是有股阴霾挥之不去。

  “皇爷爷最近对我越发不亲近,不能这样下去了,必须要想个法子。”

  犹豫了片刻,朱允炆并未直接去东宫,而是往后宫母妃那里过去。

  对于如何争宠这种事情,显然母妃懂得更多。

  秦淮边,平安茶楼。

  “大孙,你这是咋了,怎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跟咱说说。”

  朱元璋吃着早点,敏锐的发现朱安虽然也带着笑意,但有一股子强颜欢笑的感觉,于是追问道。

  “哪能有什么事情呢,老爷子你多想了,吃早点吧。”

  朱安随口想要糊弄过去,这等户籍的事情,就目前的大明来说,可不是花银子就能办到的。

  定了商籍,那便一辈子都是商籍,要是有人胆敢私自更改户籍,一旦被查处,那绝对是杀头的罪。

  而且户籍的事情,也太过于明显,但凡有心人都能发现。

  在这点上,送再多的银子都无济于事。

  只是不能改换户籍,那么朱安就注定只能穿着麻布衣和叶婉清相会了。

  尤其是在七夕这般热闹重大的节日里。

  “咱这眼睛可亮着呢,你这心中明明藏着事情,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和咱这个爷爷,难不成还有什么事情不可说的?”

  朱元璋如此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会两句话就糊弄过去,放下手中的早点,追问道。

  对于黄老爷子,朱安还是比较亲近放心的。

  作为商贾,有再多的银子,都能被一个平民看不起。

  黄老爷子却是从未因为他商人的身份有什么芥蒂,虽说跟他死去的儿子长得像是个重要的因素。

  但黄老爷子对他的真心实意,朱安还是能清晰的感受到的。

  本来这事憋在心里,朱安也难受,见老爷子如此关心追问,于是便将和叶婉清约会的事情说了出来。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