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好邻居(加更)_清穿之幼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几天,也知道隔壁大娘不少事,大娘姓孙,夫家姓杨,别人都叫她孙大娘,一家四口,住在隔壁三间房的小院里,孙大娘和她丈夫杨大叔还有一儿一女,女儿十二岁,儿子今年十八,在附近的书院读书。

  孙大娘每天就负责伺候一家子吃穿,赚钱的是杨大叔,这杨大叔是个手艺人。

  还是小伙子的时候跟着同村的人一起出去拜了师傅学了木工,跟他一起去的人没撑住,半途回家种地去了。

  杨大叔的爹娘偏心,把家底大都留给了他亲弟弟,回家没有家底,媳妇都娶不到,咬咬牙就坚持下来,一坚持就是好几年。

  后来他师傅见他人不错,能吃苦耐劳,就把亲侄女介绍给他,后来经过打拼,就留在了府城里,除了逢年过节,平日里不回老家。

  杨大叔话不多,但是人格外有耐性,做活利索,也难怪十来年就在府城安家了,生了一双儿女,还供着儿子读书,如今已经是秀才公的身份了。

  “有人在家吗?”

  幼清听到孙大娘的声音,她应声道:“在家,门没锁,直接进来。”

  孙大娘推门而入,幼清正在小花园里栽种一些花卉,从系统里特意挑选的不怎么招蚊虫的花。

  “忙着呢!”

  幼清起身抬头笑着说道:“院里有片空地,荒废着也可惜,我种点花。”

  孙大娘同样笑着说:“你这院子不小,种点花显得院子不单薄,倒是不错,对了,这是我院里种的青菜,自己家吃不完,卖也不值当,这些你留着吃,省的你还要买了。”

  孙大娘会送青菜过来也是有原因的,两家就隔着一道墙,幼清不出去吃,哪怕有科技产品也不能经常用,毕竟人不出去吃,家里几乎不冒烟,那就有问题了,她见过幼清家烟囱往外冒烟,知道他会做饭,这才送了青菜过来。

  幼清不缺青菜,不过孙大娘确实是好意,这份心意她收下了。

  两人又说了会话,这孙大娘才离开。

  孙大娘离开后,幼清看着时间不早了,打算做晚饭,农场加工坊自动处理干净切好的母鸡,幼清整个放进了陶罐里,放着佐料包,开始炖鸡汤。

  鸡汤她用的煤炭在院子里一块她特意留下来的地方炖的,厨房里只有两个大灶,瓦罐炖汤,不是很合适。

  鸡汤本就是味道浓郁了汤品,系统配的佐料跟着一起炖,那香味,说是香飘十里也不为过。

  炖了一个时辰,期间又加了一次水,这才改为小火又炖了半个时辰,再加上一起差不多快三个小时左右。

  鸡汤炖好后,她直接放在还有余温的炉子上,然后炒了两个菜,一荤一素,米饭是用太阳能电饭煲做的。

  弄好这些,幼清将鸡汤盛一大碗,剩下几乎还有一大半她放在托盘上端着除了院门。

  隔壁大门没关,孙大娘正打算摆桌子吃饭,杨大叔手艺好,在院子里搭了个凉棚。

  云南几乎一年到头都是四季如春,不过古代人穿衣裳比较讲究一些,穿得多,这个天色虽然不至于说多热,但是傍晚还是屋外比较舒服。

  孙大娘眼尖的看到幼清,赶忙道:“怎么还端着东西?快进来。”

  孙大娘忙把人招呼进去。

  幼清将瓦罐放在孙大娘刚摆放好的桌子上,说道:“这是我刚炖好没多久的鸡汤,热乎着呢,我一个人,也吃不完,想着给你送些过来。”

  孙大娘早就闻到隔壁的鸡汤香味了,她家日子还不错,但是有个正读书的儿子,读书费钱,孙大娘平日里日子过得节省的,荤菜家里一般两三天才吃一回。

  闻到味的时候她还想着明个去买只鸡回来炖,正好也到了给家里加菜的时候了。

  ------题外话------

  qq阅读收藏过四千,今天加更一章。

  ps:推荐票过10000的时候加更一章。

  月票过一百这个月过一百加更一章。

  起点收藏过千加更一章。

  推荐票,月票,收藏,只要够数,就加更,你们的催更我都看到了,还挺有动力的,所以今天格外勤奋,存了些稿子,就是为了在工作日也能加更。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