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封嫔_清穿之幼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自然不能给一个贵人来住。

  对于住处,幼清并无什么诉求,大了也行,小些也可,就是搬宫有些费劲。

  她的心思要是被旁人知道了怕是要气坏了,这想法,要是旁人知道了,得说她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识抬举了,天大的恩典在她那里竟一文不值还嫌弃上了。

  好在搬宫费事却不费她的事,她只需要去个人就成了,她升了嫔位,好些吃穿用度本就要置换,旧的送回内务府,新的直接送去永寿宫,只需把库房里的东西搬过去就好。

  幼清平日里把琐事都交给桑珠和承影来管,她们俩信得过,能力也够,库房的东西她只有份单子,具体有多少东西是不太清楚的。

  能搬宫,还是搬去永寿宫的主殿,两人都是高兴,不为别的,实在是绛雪轩做库房太小了,东西快要放不下了。

  永寿宫好啊!一宫主殿,好歹库房里的东西有地方存放了。

  幼清住进永寿宫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底了,没几天便要过年了。

  年底,康熙自然比寻常会更加忙碌一些,来幼清这里的日子少了很多,一起用膳是没那个时间,只是偶尔会来她那里过夜,第二天她还没醒便离开了。

  永寿宫只住了幼清一个嫔妃,原本永寿宫住的还有旁人,康熙在修缮永寿宫之前便让那几个人搬去了别处。

  新修缮的永寿宫自然精致华丽,处处看得出用心,以前她住在绛雪轩,整日闭着院门,一副不爱被人打搅的做派,旁人也不好登门,可这永寿宫却不一样,白天宫门自然是要开着的。

  册封那日众多娘娘在一起,晚上康熙没去有副后之称佟皇贵妃那里,去的可是幼清那里。

  幼清家世不显,未生儿女,能封嫔,众人瞧着可不是一时之宠。

  有人心中记恨,想要算计,有人存了心思,想要巴结,希望能从她那里分得一星半点的恩宠,最好能怀个阿哥,这后半生也有个盼头。

  不管怎么想的,临近年根,永寿宫倒是十分热闹,各怀心思,弄得幼清十分心累,她算是明白为何后宫嫔妃多是短命,整日疲于算计,甚是废脑子,心闲无思虑才是养生之道,整日算计来算计去,一个不如意还要生气,老的快,也消耗寿命呀!

  送走了一个答应和一个常在,幼清一脸生无可恋的看着桑珠和承影,说道:“你们说说,怎么才能得些清净。”

  她实在是怕了。

  承影开口道:“主子若是不想应对这些琐事,再过几日便是年节,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来自蒙古科尔沁,信佛,主子不妨为两位娘娘抄写些经书,祈求大清国运昌盛,正好也可将白日的空闲给占了。”

  宫里逢年过节也是要送礼的,中秋节的时候幼清送的便是承影做主准备的,如今年节也不例外,不过这样的节日,大都求个安稳,不出岔子便好,所以甚是中规中矩,加上一份佛经,倒是显得心诚一些。

  幼清可不管心诚不诚的问题,是个好由头就行,至于旁的,她倒是没多想,抄写佛经也好,顺便也能练练字了。

  就这样,幼清开始抄写佛经,这般理由,自然没人再来打扰。

  不少人看到她的态度,忍不住在背后说道她清高,不近人情。

  幼清要是知道了,定会回她们一句“我们熟吗?跟你们近人情,跟我玩呢,一个个存的什么心思自己不知道?还想让她近人情,怕是能做梦呢!”

  佛经幼清抄的很慢,康熙封笔前夕也才抄了两卷,不多,但是作为心意倒是够了。

  抄完佛经,幼清看着外面已经布置起来了,身边来来往往穿的也都十分喜庆,她来大清朝已经大半年了,这是她来后过得头一个年。

  说不出什么感觉,更多是恍惚复杂,太不真实了,穿越啊!多神奇的事情,在清朝生活了几个月,有时候醒来还跟做梦似的。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