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 发现端倪_清穿之幼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倒是会说话。”

  云南确实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养出的人也钟灵毓秀,他倒是对云南来了兴趣。

  或许该去看看?

  不过今年怕是不行了。

  这边康熙派了人过去,原先派去打探消息的暗卫回来了。

  “回万岁爷,那新农具是从安宁府昆阳州三泊县知县手里送来的,奴才打听到的是,这农具是一位尤姓商人为了方便花种让人鼓捣出来的,后来被三泊县知县沈佳岸大人发现,觉得于农事一途用处颇大,这才送来了京城。”

  这个暗卫也是尽心尽力去查了,他查的也算仔细,就是没直接说出那位尤姓商人的名字叫尤清。

  康熙听完后,虽然觉得这位尤姓商人挺能耐的,但是并未多想,对她也并未太过关注。

  不过倒是把沈佳岸的名字给记住了。

  他记得前不久云南能够亩产五石的地方也是三泊县,三泊县的知县就是沈佳岸。

  看来这人颇有些运道和能耐。

  回头再看看,若是可以,重用也未尝不可。

  暗卫禀报完,放下卷宗便离开了。

  卷宗上倒是有尤清这个名字,但是暗卫该说的都说了,康熙也就在再去翻看那份卷宗,让人收起来了。

  其实这事严格来说也不怪人家暗卫,后宫嫔妃的名字,哪能外传,这个暗卫负责外出查探一些消息,后宫也有一些暗卫,但是两波人,属于两个头头,根本碰不到一起去。

  这个暗卫根本不知道舒妃的名字叫什么。

  云南到底有些远,查探一事急不得,所以肥料的事暂时还不好说,不过新农具倒是在京城推广的不错。

  新农具确实好用,也确实有人反对,但是反对没用。

  当然了,康熙也不可能真的一下子就把铁全面放开,只能放一部分,先从京城开始,等京城这边普及后,再在其它地方推广。

  又过了一个月,去云南查探小麦产量的暗卫回来了。

  他带回来的消息是:“……三泊县小麦亩产过五石确实是实情,奴才查到,凡事用过肥料的耕地产量几乎都是成倍增长,奴才还查到这份肥料一开始是从一位叫尤清的商人弄出来的……”

  暗卫还没禀报完,康熙就打断了他的话。

  “你说那个商人叫什么?”

  “尤清。”有什么问题吗?这个名字?

  康熙深吸一口气,不怪他多想,可这怎么可能,他想到了幼清身上那些奇奇怪怪的表现,为什么不可能呢?

  “你说说那位尤清的情况。”

  “那位尤公子是前年去的云南,原是盛京人,今年二十一岁,并未婚配,也无家人,在安宁府昆阳州三泊县的郊外建了一个名叫梧桐花苑的庄子,里面设施新颖,十分招达官贵人的光顾,生意十分好,奴才来之前,这位尤公子已经在三泊县开了两家护肤铺子,那铺子十分受女子欢迎,里面出的面霜,胭脂,粉膏……等十分受追捧,奴才瞧着都是连京城都没有的东西,还带了不少回来……”

  那暗卫把自己知道的全说了。

  康熙听完后越发觉得自己想的那个可能性。

  “你回去把从云南带来的东西给朕送过来。”

  “是”暗卫答应的十分干脆,虽然他此刻心里已经开始打鼓了。

  当天下午,永寿宫内,梁九功难得亲自去了一趟。

  见到梁九功,可把永寿宫里的人给惊着了。

  桑珠忙道:“梁公公怎么过来?”

  这个点不应该在伺候康熙吗?

  “桑珠姑娘,正好,万岁爷有些事想让你和承影姑娘一起过去,承影姑娘人呢?”

  康熙怎么会找她们?

  桑珠心里一边纳闷一边开口说道:“承影姐姐在后院照顾花草,我这就去叫承影姐姐过来。”

  梁九功:“那劳烦桑珠姑娘快些,万岁爷等的急。”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