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吴三桂的忧虑_我来自大明辽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变成农业专家了。”

  放眼平原,冬麦济济,穗儿抽得很是夯实,略沉。

  初雪已下,就像给这些可爱的农作物盖上了一叠薄薄的被子,煞是可爱。

  袁崇焕放缓马速,像个歌唱家一样缓缓挥动大手道:“你看看,你看看……”

  “这都是袁帅为我打下的江山?”重真大笑抢白。

  袁崇焕有胆子前往皮岛找毛文龙茬,还想一剑斩之,听到这话却吓了一大跳,狠狠瞪了重真一眼道:“别乱说话,你想跟毛文龙的部下那样坑他们的总兵吗?”

  重真故作尴尬道:“原来大帅您都知道。”

  袁崇焕冷哼道:“本帅对你小子的坏心思,还不是门儿清。”

  重真嘻嘻笑道:“那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袁帅也……”

  “打住,打住。”袁崇焕怕了他层出不穷的马屁,赶忙叫停。

  袁大袁二,袁七袁八彼此相视,曾经的兄弟又可以在一起战斗了,欣然微笑。

  唯独的区别便是,袁七袁八已脱离了家丁的身份。

  袁大袁二虽受袁崇焕信任,曾从不拖欠饷银,然而人性的解放对于自己的向往,正在大明汉家子的心中萌芽。

  “至于后金建奴,只会以奴性制度,去深化封建,这是在开历史倒车。剃发易服两百六十八年,辫子绑久了,就不只是绑在脑袋上,还绑在心里。”

  重真一直认为,这才是后金最令后世旁观者诟病的地方。

  事实如此,无法反驳。

  自辽南沿海到大凌河堡,袁崇焕打出的乃是辽东巡抚的旗号。

  那一个大大的“袁”字镌刻在旌旗之上猎猎飞舞,引人侧目。

  关宁军受重真影响,早就养成了凡事都要侦察的良好习惯。

  骑兵们在此处骤然看到帅旗,心中惊疑,自然免不得进行一番侦察。

  再加上重真打出的“信王”的旗号,队伍便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庞大。

  那面朱红大旗上一个古朴的“信”字,在五颗星星的簇拥之下显得格外苍劲。

  就好像是在向着世人宣布大明的气节——日月明,讲诚信。

  就如重真一直对外宣称的那样:“华夏,自古便是礼仪之绑。”

  在出使后金之时,他所率领的谍战团也确实讲究礼节,令建奴贵族羡慕。

  想学,但又不知从何学起。或者说始终只能学到一点皮毛。

  重真的行为令袁崇焕很是受用,尽管那面“信”字大旗,比他的“袁”字大旗有气魄多了,但这面旗帜代表的乃是皇太弟摄政王信王殿下,并非重真。

  这就避免了袁崇焕与曾经的麾下平起平坐的尴尬局面。

  这就是重真对于人心的把控,总是把细节做得很好。

  就如他一直所说的那样——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吴三桂就是个态度不端正,也很不讲究细节的人。

  尤其是重真走后,关宁军的少年一辈里,再无人能与之比肩,更别说压制了。

  他便放飞了自我,俨然把大凌河堡当作了自己的地盘。

  鲜衣,怒马,饮酒,纵马……

  与重真在京师的如履薄冰,在西北的酣畅作战,不可同日而语。

  所幸他始终都未曾放下的,便是一身的武艺,还有胆识。

  或者那只生死布满疑团的蝗虫,仍让他包天的胆心,蒙着一层阴影吧。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