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十一章 在港_从1995开始的娱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葛尤显得忧心忡忡一些。

  刘浩对许情的印象很好,而且对于许情的帮衬刘浩也心知肚明,也很感激。

  心想着该怎么报答她。

  刘浩又想起了之前将《如果这就是爱情》改编成电影剧本的事情,这件事刘浩是交给了张扬帮忙,张扬找了几个编剧已经帮刘浩改编好了。

  刘浩也看过改编好的电影剧本,似乎还不错,但是对于是否要不要拍成电影,刘浩还心存疑问。

  刘浩不知道这样的电影剧本能不能被现在的电影市场观众接受,虽然张扬对这事信心满满,表示愿意当这部电影的导演。

  更重要的一点,现在的电影市场,投资电影亏本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秦颂》这部电影的例子就在眼前。

  “还是等给张扬拍完《爱情麻辣烫》再做决定。”刘浩心里这么想到,如果张扬拍的《爱情麻辣烫》没扑街,那他就准备启动这部电影,到时候再邀请许情还她人情。

  《秦颂》在港的首映礼几乎没有港城明星到来,只有和姜闻一起演过《狭路英豪》的万梓粮前来帮忙,现场的主持人很专业的帮忙宣传,让主演演员和观众们互动。

  但是港城的明星对采访内地影星没有任何兴趣,反而对前来帮忙宣传的万梓粮多有采访,这就让姜闻葛尤等主演有些尴尬了。

  还有眼尖的港城记者认出了刘浩,转而兴匆匆的采访刘浩这个无关人员问题来。

  然后一群港台记者将刘浩团团围住,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问了出来。

  参加首映礼的观众里也有人喊出了刘浩的名字,然后引起一阵哄闹。

  这就让刘浩有些懵逼了,他不记得自己在港城有这么火啊。

  和滚石达成协议之后,滚石就帮忙刘浩的首专打进港台乃至东南亚的市场。

  虽然刘浩首专的质量很高,但是因为刘浩是内地歌手,而且刘浩并没有亲自在港台宣传,所以刘浩的首专在港台卖得并没有内地那么火爆。

  东南亚倒是卖得不错。

  在湾省的销量到现在还没有超过二十万张,在港城的销量甚至只有区区三四万张,一白金销量都还不到。

  这其中大部分还是磁带销量。

  和港台的那些知名大歌星们动辄大几十万张甚至上百万张的港台销量是完全没法比,就和港台那些刚出道的普通歌手没有啥区别。

  所以刘浩根本就没想过在港城能有什么名气,在港城会有什么歌迷。

  但是现在这些媒体记者抢着采访自己,这些现场的观众好多都又认识自己,特别是那些年轻的观众们,喧闹中还有的还拿出笔和纸想要自己签名。

  这和刘浩想象中的情况完全不同啊,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原来,刘浩首专在内地是先发行的,滚石后帮忙在港台发行的,因为刘浩首专在内地先大火,就有机敏的盗版商看到商机,盗版了刘浩首专运到了港城贩卖。

  因为刘浩首专质量很高,在加上盗版的价格很廉价,虽然刘浩是内地歌手,还是有很多港城人好奇买了刘浩的盗版首专的。

  结果买的人是越来越多,以致于刘浩盗版首专在港的销量高的出奇,这些盗版商们也因此狠狠大赚了一笔。

  所以后来滚石发行的首专正版在港销量自然就没有什么销量了。

  湾省那些盗版商手伸不了那么远,所以那边的销量稍微强一点。

  在加上滚石的宣传,刘浩本人如今在港城还是很有人气的。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