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70章 诡异的症状,握不起牙刷的女孩_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先是病程。

  按照家属的说法,这不是患儿第一次因为耳朵问题住院。

  一年前,也就是病人两岁的时候,她就因为耳朵流脓住过院。

  当时诊断的就是中耳炎,医院给开了头孢羟氨苄,以及常规的非甾体类药物。

  这个用药方案……

  许秋沉默了一下,问道:“小诊所看的?”

  家属有些惊讶,道:“亲戚推荐的一家私人诊所,医生据说是三甲医院退下来的,六十多岁的老专家了。”

  老专家?

  许秋算是听明白了。

  一般而言,诊所的坐诊医生,但凡是个职位的,都会写上之前是副主任、主任医师。

  只有退休前还是主治医生,才有可能用上“老专家”这种宣传语。

  倒不是说诊所就不一定没有高手。

  只是……这年头还用头孢羟氨苄的,不说以前的医术如何,至少他对于当下的临床敏感性欠佳。

  譬如儿童的急性中耳炎。

  早些年,头孢羟氨苄的确是一线用药,也是最常用的药物,但近两年随着耐药细菌不断增加,该药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细菌清除率等等都比较低。

  远远不如预期理想。

  因而,目前临床更喜欢用的是三代头孢菌素。

  而且他还少用了几种药。

  儿童的中耳炎和其他年龄的病人不同的一点在于,儿童的听力结构仍在发育之中,不是治好就可以,还得避免疾病对患儿的发育造成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听力,有经验的儿科医生都会用上阿莫西林或者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这也是只有儿科医生知道的细节。

  其他科室的医生,即便知道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用药保护,恐怕也不知道该如何对症配药。

  “后来呢?”许秋继续问道。

  闻言,家属眉宇郁结愁绪,叹气道:“我家女儿听力不好,所以学说话很晚,年初才会说些简单的句子。

  “不过入了门之后就快上很多了。

  “就是这一次,她开始频繁抓自己的耳朵,我一问才知道,她一直觉得很吵……”

  很吵?

  许秋想了想,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患儿口中的“很吵”,基本上就是指长时间耳鸣了。

  等等……

  许秋突然捕捉到了关键词,“一直很吵?”

  家属心疼地道:“是啊,以前她不会说话,我们一直觉得她没事。

  “问起来才知道,原来她的耳朵就没有清净过。

  “其实仔细想想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的,以前我们叫她,或者是和她说话,她基本上都没什么反应,只有面对面跟她讲话她才会给点回应。

  “之前我们觉得她是耳朵本来就不好,助听器效果也不怎么样,但现在想来……其实是她听到的声音太多太杂了,根本辨认不出我们的声音。”

  说到此处,患儿的母亲声泪俱下,已经开始低声啜泣。

  许秋心里也升起一丝同情。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