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6章 几百篇论文,这是人写的吗!_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去,我亲自来和他们交涉。”

  施怜赶紧照做。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许秋率先开口,道:“我看到你们平台上收录了我的论文和著作等,谁给你们的授权?”

  “你是?”

  “许秋。”

  “许秋?”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显然客服正在查找。

  片刻后,客服愣了一下,咽了口口水,道:“你有这么多篇论文?”

  一眼看去,页面上密密麻麻的内容,囊括了急诊科、手外科、脑外科等等,总共有二十多页。

  客服盯着检索框看了好一会儿,确定自己检索的是人名,而不是某个机构或刊物,然后更震惊了。

  这是人能写出来的?

  “等等,不对,第一作者!”

  客服筛选了一下,以“许秋”为第一作者的论文顿时就只剩下十几篇。

  他这才微微松了口气……这才对嘛。

  但下一刻又嘴角一抽。

  也不对啊,哪怕不是第一作者,一个人怎么可能署名二十多页的论文数量,加起来有几百篇了吧?

  而且,第一作者是许秋的论文,没有指导老师,也没有其余人参与,就是许秋一个人完成的。

  而剩下的论文,许秋基本都是指导老师!

  一个二十多岁的医生,指导出几百篇论文,这合理吗?

  客服立马意识到不对劲……

  许秋名气虽大,但主要是在同行之间,以及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年轻人群体中出名。

  这位客服显然不认识许秋,但在见识到许秋可怕的论文数量后,也察觉到一丝异常,于是赶紧联系了上级。

  “请稍等!”客服的声音都高亢了几分,匆匆忙忙离去。

  ……

  知网总部。

  网络部主管办公室,负责人刘恒正一脸阴沉地翻阅着近期的投诉报告。

  这几年,知网数据库的收益越来越难看了。

  去年全年,大夏高等院校的数量超过三千所,但购买或者是续订了知网学术数据库的高校已经不足一百所,锐减了将近一半。

  “呵呵,知网收录的文献资源极为丰富,国内没有对手,这些高校有本事就一直不订购!”

  知网对大夏学术来说,就如空气一般不可或缺。

  国内任何一个做科研的人,都不可能绕开知网,查找资料、查重等,都是建立在知网数据库的基础之上的。

  而个人单独购买知网的文献极其昂贵,查重的费用更是高达800~1500元一篇。

  而绝大多数学生,毕业论文都是浑水摸鱼的,他们的论文想要及格,一般需要2~3次的查重修改才能做到。

  也就是说,每年知网光是靠查重费用,就能从每个学生手里收割几千元,而知网付出的代价,仅仅是检索它的数据库而已。

  因此,知网向各大高校开放了数据库权限,校方可以一次性购买知网数据库一年的权限,类似于年费会员。

  年费期间,校内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校园网ip访问知网数据库的内容,无需付费,即可免费下载。

  一开始这的确是皆大欢喜的措施。

  但是,数据库的定价慢慢水涨船高,这几年每年的价格涨幅都超过百分之十,去年的涨幅更是高达百分之二十!

  如天都师范大学,去年光是续费知网数据库,就花费了两百二十万元!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