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7章 临海小血管上市!全国轰动!_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激昂一番发言。

  之后,又轮到临海市市长、科技园区主管人杨晨曦上台。

  临海小血管的专利被许秋握着,不过他对商业上的事情并不熟悉,反而是之前就管理过国内最大人工血管工业园的杨晨曦更有经验,因此许秋把任务交到了他身上。

  差不多一个小时后,许秋最后上台。

  他并不喜欢这种场合,随便讲了两句,一分钟都不到,就看向不远处的彩带,道:“准备剪彩吧。”

  傅清、吕市长等人都登上台,在无数人的见证下,跟着许秋一起剪断了彩带,全场掌声雷动!

  ……

  临海科技园的落成,此刻也正在白云省台现场直播。

  网络上同样有直播间。

  这种具有新闻性质的内容热度并不高,上一次直播人数破百万,还是大夏总台邀请冰冰担任主持人。

  地方台的观看人数就更是少得可怜,能有一百来个真实观众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然而此刻,直播间内却直接涌入了三百多万人!

  “许医生好帅啊,在电视台镜头里颜值都这么能打,简直是神颜!”

  “姐妹们收敛着点,我一进直播间,就被满地的裤衩子给扳倒了……”

  “我是冲着临海小血管来的!”

  ……

  剪彩仪式结束后,全网的讨论反而愈演愈烈。

  关于临海小血管的意义,也得到了新一轮的科普。

  “打破技术封锁”

  “对国外进行反垄断、反封锁、反制裁”

  等等。

  一时间,许秋除了医生、科研学者这一层身份外,还有点英雄的意思了。

  此刻。

  科技园区,会议室内。

  许秋坐在主位,傅清、吕市长、杨晨曦等人也在场,而会议桌的另一侧,是一位位神色各异、翻阅着厚厚的文件的外国人。

  这些都是外国医院的代表。

  尽管科技园区已然建成,但这还只是第一期,当下的年产量只能达到每年两万根左右。

  后期将园区扩展到十万平米,并搭建起配套的其他设施、进一步完善生产线等,产量应该能再提一提,年产十万根应该问题不大。

  但这怎么说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眼下,两万根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全球的临床缺口。

  临医这边肯定是不必担心供应不足的,大夏也能拿到足够的配额,但外国医院就不一定了。

  能拿到多少,价格如何,都需要他们去争取。

  傅清、吕市长坐在位置上,一言不发,他们对这方面并不了解,作用就是镇镇场子。

  杨晨曦则满脸激动。

  他活了五十多年,上过无数次谈判桌。

  但以前上谈判桌,他就是去当孙子!

  好说歹说,跟各种药械巨头求一个低价,亦或是跟迈柯维、泰尔茂等买机器、买技术、买专利,生产出来的人工血管,不仅赚不到多少钱,每一根还要给技术提供者一大笔的费用。

  不但打工,还得跪着!

  但杨晨曦都忍了下来。

  大夏人工血管的研发极其落后,在他之前,市面上别说国产血管了,连在本土生产的人工血管都几乎没有。

  杨晨曦借着外国的技术,慢慢从纯进口,打出了一条重进口-轻进口-重国产的道路,在此之前他已经到了第二步,阜外医院那边的5.5mm轻进口血管其实已经研发出来了。

  原本它打算在年底正式公布、进入临床。

  杨晨曦都已经做好了震撼全国的准备,发言稿、采访稿都全部准备好了……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