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3章 一人一刊,吊打医学界!_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投向SCI、BMJ,甚至是柳叶刀的论文,其实都是在现有手术上的完善。

  比如Poppen入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许秋着重阐述了大脑大静脉系统因为肿瘤起源不同,移位方向各异的问题。

  以及如何处理增厚的蛛网膜等等。

  本质来说,是从1到1.5,在原来基础上做出了更多的改良,更适应临床医生,去芜存菁。

  但,许秋现在要做的,是公开创始手术的教学法!

  如今,创始手术已经在临医展开了教学,进修医生、约瑟夫等名医,均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

  然而对于全球来说,这依旧是一门被垄断的手术。

  许秋要做的,是彻底开放教学!

  这也是综合考虑后,最合适的做法。

  一,随着进修人数的增多,外国名医们回国,这门手术也会迅速失去神秘性。

  许秋苦心编撰的手术学教科书,估计也会彻底泄密。

  与其被动泄露,不如许秋主动公布。

  第二个。

  临海小血管工厂已经搭建完毕,即将量产,销往全世界。

  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掌握该手术的临床医生,这款小血管性能再优越、技术再如何具有开创性,也不可能走出国门。

  多重因素下,许秋选择在此时公开小血管置换术。

  不过。

  这篇论文,许秋就不打算投给SCI、柳叶刀等任何顶尖期刊了。

  而是发布在临医自家刊物《临海大医》之上。

  其他论文虽然也足够惊艳,但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需要借助顶尖期刊的平台,扩大影响力。

  但,

  这一门被全世界关注的创始手术,不需要依靠任何外物!

  相反,它发布在《临海大医》上,却能瞬间将其档次拉高,销量也会爆炸。

  未来或许有一天,《临海大医》将成为医学界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

  一家起源于医院刊物的核心期刊……

  ……

  手术学教科书的精简、浓缩,比许秋想象中的还要复杂一些。

  不过,一个星期后,还是终于编撰完成。

  王晟德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立刻赶到了许秋办公室。

  “真的成了?!”他激动得说话都在颤抖。

  宣传部的主任干瞪着眼睛,满脸震惊之色:“真的要发表在临海大医吗……这只是一本医院的刊物啊,以前也就是随便找点医生写点文章,从来就没有过这么硬核的内容!”

  医院刊物,即便是面向内部人员,本质上都是奔着宣传、凝聚集体去的。

  怎么可能有什么一字千金的论文!

  随便换一家正儿八经的期刊,都比临海大医更合适,传播力更广。

  王晟德冷静下来后,也点了点头。

  自家的刊物,的确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上次爆卖了七千多份,还是搞了个许秋专题的缘故。

  许秋摇了摇头:“不需要,就放在《临海大医》。”

  创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