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9章 创始人主刀,运气爆棚!_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协和、华西、同济和阜外四院。

  此前,在许秋的指导下,他们医院的主任就召集了多学科团队,完成了第一期移植手术,没有一例失败。

  而接受临海小血管移植的病人,恢复效果都很好。

  因此,四大院此时牢牢地抱住了许秋这条大腿,在心外科这方面,以临海一院为代表,已经有碾压全国的趋势了。

  而人群中,还有一位精神矍铄、目光睿智而深邃的老人。

  此人正是白云省医疗行业最顶端的决策者,同样,也是能够影响大夏医疗行业的大人物。

  “易厅。”

  “易老精神还是和以前一样好。”

  院长们热络地和易竺攀谈。

  同时,也感到震惊,一省医疗之长都来了,所为何事。

  第二期人类临床手术实验吗?

  “许秋,这次来找你,主要有两件事。”易竺寒暄了一阵后,郑重地说道。

  办公室的气氛立刻肃静。

  协和院长等都是人精,打量着易竺的脸色,判断自己要不要留下。

  易竺摆摆手,道:“也不是什么秘密,你们都是自家人,坐下听听也无妨。”

  等众人落座,易竺才聊起正事来。

  “第一,还是临海小血管。

  这个项目目前已经被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名录收入,处在第一梯队。这也是国家、相关部门,重点保护、资助发展的领域。

  在场的都是大夏的名院、顶尖医院,再加上有许秋把关,手术方面我是个外行,不过我对你们很放心。

  但另一个……

  研究所这方面,不论是我,还是国家那边,都觉得应该增派人手,让更多有资历、有技术的研究者加入,这样也能进一步完善临海小血管,促成它走向工业化、商业化!”

  众人沉默。

  他们听明白了,易竺这次来,是打算掺和临海研究所的研发工作?

  关键是……

  易竺说自己是手术外行,他对科研更是一窍不通啊。

  况且,手术有许秋把关,研究所那边也是许秋一手掌控,最艰难的时候都过去了,哪里还需要外人去参与。

  这不是摆明了要塞人进去镀金吗?

  许秋也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但还是稳了稳,问道:“什么意思?”

  易竺笑了笑,道:“我看过研究所的名单,有很多只是博士,初级研究员、中级研究员也一大堆,想要让咱们的临海小血管更加完善,这些人恐怕还不够!

  国家会帮你召集人才,各大科学院、其余的血管研究所,也会指派好手过来参与工作……”

  办公室众人脸色一变。

  多日来的相处,即便是协和、华西这些外院的院长,也初步了解了许秋的性格。

  虽然面冷,但重情重义。

  研究所的原班人马,再加上后面补充的阜外血管中心的研究院,还有比杨晨曦、马勤拉拢过来的人,两百多人跟着许秋不要命地干了六个月。

  那时没有人知道这款血管能成功。

  但他们依旧没日没夜地选材料、打磨结构、啃数据,把最关键的几项技术壁垒,从许秋写下的理论,变成了现实。

  功成名就的前夕,易竺竟然来嫌弃这些人能力不足?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