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0章 病人不是冰冷的肉,而是活生生的人!_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直等许秋坐下,他们也才跟着同时入座。

  临海心外的老大郑主任起身,打开ppt,一一过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许秋的桌上,也有一份完整的纸质版资料。

  一翻开,第一个病人,就让他微微一愣。

  “是他……”

  许秋看着资料里这位老人,有些惊讶。

  是协和心外科的病人。

  名刀大赛时,他接受了杨晨曦的特殊手术考核。

  去心外科病房时,碰到了一位独自住院、没有拖鞋只能用塑料袋裹着当鞋子的老人……

  当初,许秋带着王凡下楼,给老人买了一双棉拖鞋。

  也不贵,几十块钱。

  许秋原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和老人再有交集。

  却没有想到,此时以这样的方式见到了对方……

  许秋仔细一想。

  这个老人住在心外科,的确也是冠脉疾病,还真能做人工血管置换。

  只是。

  协和的心外,不论是医生的水平,还是设备、护理能力,都远远超过临海一院。

  在那边安安心心做个支架,风险比人工血管置换小很多。

  许秋的这台手术,其实是留给那些没得选,血管闭塞后只能做血管置换,而自身的血管又因为各种条件无法自体移植,只能等死的这群病人。

  以前国内,乃至于全球,都没有6mm以下的人工血管,他们没办法。

  而如今的小口径血管,就是他们的救星。

  郑主任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许医生,这个病人,叫闫自强,是协和心外科的。

  他有两条主要血管桥闭塞,自身的冠状功脉粥状硬化也一直在加重。

  更主要的是,六年前,他曾经做过内乳动脉-前降支血管搭桥,但此时静脉桥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病变,只能切除。

  而这一次,不出意外,应该是他最后一次手术了。

  他的情况比其他的受试者更加凶险。

  当然,病情也更加危重。

  如果能成功,那么意味着新型人工血管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更优秀——它能适应这种危重病人,意味着更普遍的病人群体能从中获益!”

  听完郑主任的介绍,众人都有些吃惊。

  协和院长,更觉得无法理解。

  最后一台手术……

  这个病人,不选择相信协和,反倒是把性命交给一个远在临海的许秋!

  为什么?

  许秋不过是一纸受试者招聘通知而已,什么都没有提,就能让闫自强放弃协和?

  当初许秋给老人买鞋换鞋时,他是在场的。

  不过,协和院长并没有把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

  这种小事,他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因此他大概永远也猜不到,让老人把生命的最后希望寄托在一个遥远的医生手里的,正是许秋那润物细无声的善意,是刻在骨子里的,对病人的关切与爱护。

  因为许秋需要受试者。

  而闫自强又正好完美符合条件。

  所以,他特地给手机充了十块钱话费,一句句地询问着,填写完了资料,把自己的最后一台手术,义无反顾地交到了许秋手里。

  闫自强能感受到。

  只有在许秋眼里,他不是手术台上一块冰冷冷的肉,而是一个活着的、生动的人。

  ——

  @鹤湄@爱吃青梅干的李泽华两位赶紧将定制角色姓名告知我,过了中午就代表自愿放弃中奖权利了哈!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