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0章 三张稿纸,一个划时代的未来!_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节省大量经费。

  因此,这几个月的研究,着实没必要用钱去砸可能性了,只有少数的基础科研还在运转,很多设备都封存起来了。

  “你刚才说的这么多好话,是为了让我带着设备进组啊?”杨晨曦差点崩溃。

  这特么……

  还以为许秋是看上了他的才华。

  结果,这家伙盯上了自己能调动的阜外仪器、技术!

  “杨教授,用外国淘汰了十年的机器,去打破他们认为不可能突破的6mm技术壁垒……”许秋又准备来一套组合拳。

  这一招屡试不爽,杨晨曦立马又感觉到热血沸腾,连面色都涨红了不少。

  他当即打断了许秋,道:“我以为你们医院的王凡是搞传销的料,结果没想到,隐藏最深的人是你……行,仪器的协调、运输需要时间,两个月内,我会向阜外、国家提交外借申请,带‘资’进组!”

  许秋微微笑:“共事愉快,杨同志。”

  杨晨曦听到这个称呼,嘴角又是一扯。

  总感觉被忽悠上贼船了。

  但是这条船,好像是宇宙飞船……

  ……

  挂断电话,许秋舒了口气。

  人工血管研制有三大难题。

  一,技术。

  包括各种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的加工、编织、合成、后处理等技术,还有各种材料的制备等。

  二,设备。

  人工血管制造是一项蕴含着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从各种分析仪器,到制造、加工设备,以及最后的测试软件、调控机器等,大夏都没有研制的能力。

  三,钱。

  这一点说重要也重要,但相比前两点,算是好解决的了。

  如今杨晨曦即将带资进组,尽管阜外那边是从外国高价买来的十年前的旧设备,但也算是勉强够用了。

  人工血管界的两个老大哥迈柯维、泰尔茂等虽然互相竞争,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两家都占据着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份额。

  因此早就有约定,互相打可以,但绝不能把核心技术、设备等卖给其他国家、企业。

  大夏也只能买他们淘汰的设备凑合凑合。

  至此,设备算是解决了。

  技术这一难点则无解。

  我国连生产最基础的原料聚四氟乙烯的技术都没有,质量很低,更别提高端的膨体了。

  因此许秋只能寄希望于弯道超车,用绝妙的结构,抵消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制备难点,靠惊世骇俗的才华,硬生生杀出一条路来。

  而这正是那三张稿纸上记载的内容。

  无怪乎杨晨曦见到后,激动得直接叛变。

  至于第三点,资金问题……

  许秋看了眼手机。

  有几个王晟德的未接来电,另外附有一条信息。

  王晟德:“经过临海一院高层讨论与研究决定,我院将对你本人主导的小口径人工血管研制项目资助共计七千三百二十一万经费。

  另外,临海一院也在积极争取省上面的支持,预计半年内,将会有一笔不低于一亿的科研经费批下!”

  钱不就解决了吗?

  他回拨给了王晟德,表达感谢的同时,也简单说了说自己未来的规划。

  王晟德倒是相当放心,道:“你做什么我们都不会掺和,你是内行,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临海一院会无条件相信、支持你!”

  “好。”

  许秋挂断电话后,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他就上了个门诊而已,钱到账了,人有了,设备也要运来了……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