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挡人财路,医学泰斗都得死!_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病人,没有碰到许秋的运气,他又去哪里了?ǐqυgetν.℃ǒ

  许秋不认识公安系统的人,他只能给王平打了个电话。

  半个小时后,工具王又打了回来:“审讯的时候,诊所负责人提供了近期输注肝安宁注射液的人员名单。警方排查的时候,发现还有一个病人死了,不过对方是个九十三岁的老太太,家属觉得是喜丧,拒绝了尸检。”

  说完,王平还有些纳闷,道:“这款肝安宁,我没听说过……是什么新药么?”

  许秋道:“沈凝的父母参与过这款药物的研发,临床数据有问题,但是莫名其妙通过了药监局的审查。”

  王平愣了一下,旋即深深叹了口气,道:“这事儿也正常,你不要想太多。”

  新药研发的风险太高了,说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这个行业的如履薄冰。

  而且,花费极其惊人。

  根据莓国药物发展中期的报告,一个原研药从开发到它上市总费用大概需要26亿美元,时间需要10到17年。

  这些钱,花在了从几万种化合物找到能进入临床中的几个,再进行药品成分的比例、药理协同等等的调控之上。

  一家风光无限的医药企业,有可能破产于一种新药的研发失误。

  但,与极高风险并行的,还有极其丰厚的利润。

  几十亿美元的投入,一旦成功,那就是二十年的专利保护,这二十年里,一款药可以为医药企业带去上百亿,乃至于几百亿的利润!

  而最赚钱的药物之一修美乐,曾在专利保护期内,为医药公司拿下了大约两千亿的盈利。

  按许秋的说法,肝安宁既然已经走到了临床前的最后阶段,这意味着研发企业已经投入了至少二十亿美元。

  只要跨过最后一道门槛,那就是数百亿的金钱之海。

  任何有利益相关的人,都不会允许它死在最后一关。

  王平想起沈凝父亲的遭遇。

  临海一院的尸检报告,对方是因为烟雾病导致脑昏迷,才发生车祸。

  但,对方的死亡时间正好又是拒绝签署上市前的最后一份报告,回国几个月后……

  这两者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关联吗?

  王平不愿意许秋掺和到这些事情中去,几百亿美元的利润面前,什么天才、医学泰斗,都不顶用。

  许秋自然也清楚这一点,能研发新药的公司,他自然不会傻到硬碰硬。

  王平想了想,又道:“不过,肝安宁……听这药的名称,市场上倒是缺少一些肝癌术后的特效药,莫非是这个方向的靶向药?你可以问问高沛安,甚至是陈院士。”

  高沛安,是机器人十二指肠切除、大肝癌切除的专家。

  陈院士则是高沛安老师,本身更是肝胆外科的开创者之一。

  肝安宁当下没有纳入正式用药,临床医生对此的了解不多,但这两人应该有自己的信息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