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化与经济 下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出口清朝产品取代。

  随着海上贸易量的提升,清朝和英国在贸易上的合作与竞争都在加剧。这俩竞争起来的结果,是印度的手工业和商业遭到严重打击。

  到1830年代,印度的正常商品已经基本失去竞争力,亏损严重。东印度公司因此开始转向烟土贸易,而这也是中英之间,后来爆发战争的最直接原因。

  印度的人力资源并不比清朝稀缺,劳动力的报酬也比清朝工匠、织妇的工资便宜的多,总不能说清朝是靠人力堆赢了他。到18世纪初,英国人甚至直接在印度办了织布和印花工厂,但哪怕有这么多加成,印度产品还是竞争不过清朝。

  很明显,手工业之间也是有技术差别和效率差别的,而机器设备的发展,会导致一系列新情况的出现。有一些几乎可以认定是人类共性,有一些则颇有特色。

  比如康熙年间开始,手工业者就开始进行全行业罢工,一般称为“叫歇”。这些人组织水平不见得比同时代的欧洲同行差。除了纺织业中心的苏州,在景德镇、佛山等地,都有类似的情况,连京师的户部铸钱厂,都不止一次发生过。

  不过,不同之处也很多,比如和书上描写的英国早期工人不同,清朝手工业者并不喜欢捣毁机器。中下层工匠并没有表现出对新式机械和工具的仇视,破坏工厂的行为要到19世纪80年代才有记录,而且很明显是官府控制薄弱地区,商人之间的暴力“商战”。

  对应的是,工匠往往喜欢殴打老板,更倾向于捣毁老板的家,而不是捣毁工坊。而且这类事件还不是个例。

  每次发生“叫歇”,商人和工坊主总是希望官府介入,摆平事态。但和欧洲那边传过来的“传统叙事”不同,清朝官府面对这类事情,态度往往很暧昧,始终只看重保持表面或者说整体上的稳定,而不首先重视保护工坊主本身的利益。

  在具体事件上,官府就显得十分迟钝。只要不到造反的阈值,几乎总是懒得出面。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苏州的踹布染色工匠为了增加工资开始“叫歇”,很快发展到“千百踹匠景从,成群结队,抄打竟无虚日”。工匠殴打染坊主和包工头,“以致包头畏避,各坊束手,莫敢有动工开踹者”。包工头和染坊主希望官府出面镇压,但官府拖着不理。打了整整一年之后,官府才表示要按法律处置,要求工匠停止抄打。

  在事件处置上,官府的态度也很有意思。

  官府给“叫歇”的定性,是“商匠争端”,处置也按照这个定性来。所以,最后的结果往往也是各打五十大板,最后勒令双方和解。

  这种调解,以仲裁工资争议为主。比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造纸业工匠和雇主发生冲突,官府最后裁定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