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相关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蒙战争:

  指元朝和蒙古诸王的长期混战。(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名字了,暂时用这个吧。)

  和其他中原王朝一样,元朝其实也不能牢固控制草原。他对草原的统治,稳定程度可能都不如辽国。

  北方的蒙古人时叛时附,或者说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有人造反……真正稳住草原得清朝了。

  耀碑谷之战: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决裂之后,分两路进攻。西路蒙古军与先前随蒙哥入蜀的军队会和,在六盘山地区集结,兵力强盛,连续击败忠于忽必烈的藩王。忽必烈朝廷商议是否要放弃四川和关中,但谋臣廉希宪坚决反对,筹备抵抗。

  廉希宪召集巩昌元帅汪良臣,蒙古将领合丹、八春等人,在耀碑谷与阿里不哥军队决战。合丹在左翼,八春在右翼,汪良臣居中。廉希宪认为八春等人的士卒战斗力不行,要求他们配合汪良臣。

  战斗中,秦州、巩昌的士兵,下马持短兵步战,从中路出发,向右迂回冲破蒙古骑兵左翼,然后绕到敌军背后,再自后方击溃其右翼。阿里不哥军大乱溃败,几乎全军覆没。

  耀碑谷之战导致西路蒙古军基本损失殆尽。这些人是蒙哥汗当初亲率的本部主力,因此使得阿里不哥元气大伤,被迫提出和谈,以求喘息。

  昔木土脑儿之战:

  耀碑谷之战一年后,阿里不哥重新开战,经草原南下,直扑上都。忽必烈集结蒙古军队和汉军七万户,率军亲征,双方在昔木土脑儿决战。

  忽必烈军左翼史天泽部,击溃了阿里不哥的右翼。但右翼线真部没有进展,阿里不哥军依然在抵抗。双方交战到夜晚,阿里不哥退走。

  虽然没能打成歼灭战,但双方损失都很大,阿里不哥的补给能力远逊于忽必烈,横征暴敛之下后方又出了问题,最后彻底失败。

  塔剌思联盟:

  阿里不哥败亡之后,其他蒙古诸王依然在对抗元朝。

  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的宗王,在塔剌思召开忽里台大会。各方重新确定了势力范围,并决定结盟,恢复蒙古传统,共同对抗忽必烈。

  窝阔台系的海都被推举为盟主,所以元朝方面也叫海都之乱。

  (塔剌思就是怛罗斯)

  海都一开始进攻元朝时,被元朝击败,逃了两千多里,跑到河中去了。元军一路追击到中亚,最西设置了阿力麻里行省,西北设置了北庭都护府,漠北设置了和林宣慰司。

  但这个极盛疆域并不稳定,西域和漠北的蒙古诸王三天两头叛乱,元朝只能不断派兵。

  昔里吉之乱:

  驻守阿力麻里的宗王昔里吉发动叛乱,与其他蒙古王公联合,占据了西域和漠北。漠南的弘吉剌部落也起兵响应他。

  (造反的王公就不列举了,太多了,到处都反了……)

  为了应对濒临崩溃的局势,忽必烈紧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