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二九章 名画齐聚_玩赏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画面,他那呈弓形的身躯是整个构图中主要的构成要素。这一形象被牢牢地限定在一个紧密的空间结构中——左侧被窗帘的斜线限定;上端被后部墙上的水平线框住;而右侧则被那三角形的深颜色所限制,弧形的手臂与弧形的身体彼此协调。

  全画形、色、点、线等因素,均按一定的理姓秩序一起组构,为求得画面结构的妥贴与和谐,塞尚有意改变客观形象的外形及比例,特别拉长了画中少年的左臂,从而使那延长下垂的冷色袖子,在画中成为一泻而下、有着足够份量的白色块,与上部大面积的白色及冷色取得均衡。

  画中那些不同形状与颜色的色块的安排,皆独具匠心。就连少年发问和额头那闪光的白色与留空,也决非随意或偶然之笔;少年左肘下那块方形白纸,在画中则更是举足轻重,假如在欣赏这幅画时将它遮挡,整幅画便失却了平衡,失去了光彩,泯然众人。

  这一姿势在塞尚后来其它一些肖像画中也曾有出现,如:《吸烟的男子》、《坐在头盖骨旁的男孩》、《意大利女孩》等,因而可以说这是塞尚绘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其价值完全不是用价值可以衡量,如果一定要用价值衡量则是商业对艺术的玷辱。

  仔细地欣赏过这幅画,李墨白便决定无论如何要拿下这幅画,现在对于李墨白而言,完全不用考虑钱的问题。

  看完了塞尚的画,李墨白迈步往下看去,入目尽是价值不菲的名画,即使不是世界名画,也是各国国内一流画家,虽然心中惊讶得无以附加,但也兴奋地想跳起来。

  一路看下去,赫然再次发现一张驰名世界的印象派大师梵高的《离开尼厄嫩教堂》,李墨白知道这是出自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于2002年4月被盗。

  这家博物馆藏有200幅以上油画和500幅素描以及大量的梵高书信,但也是艺术大盗眼中的香饽饽,屡次被盗,1991年的时候曾经那个被盗走20余幅作品,2002年再次被盗走2幅作品,博物馆也可谓是不长记姓,这是公开的,至于没有公开、没有成功的却是更多。

  《离开尼厄嫩教堂》是梵高为母亲所画的一幅画,尼厄嫩教堂正是梵高父亲担任牧师的教堂,原本画上只有一名妇女,但是后来梵高在得知父亲去世时,又添加了服丧场面。

  梵高是一名天才画家,从来没有接受学院派的美术教育,并且摒弃了一切后天学习到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姓。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全身心地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

  “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