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3.【番外·古代篇】_[明朝]科学发展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代,不然这儿就一股子烟味,能熏得人眼睛疼了。

  待陆炳通报完,大臣们又开始互相使眼色,心知这光禄寺的头头估计已经进大牢里了。

  “朕命人清点了下,这光禄寺若保留原有职位,需留至少四百人,从事各类杂物。”虞璁漫不经心地开口道:“余下的两千八百余人,朕不打算赶走他们。”

  杨一清愣了下,皱着眉举起了手。

  “首辅,稍等片刻,等朕说完。”虞璁抬起头来,慢慢道:“这两千八百人中,有三百余人,能识字书写。”

  “朕打算,让这三百余人,去教剩下的一千二百人,待两个月后,学成者,再去教剩余的所有人,直到所有人都学会了为止。”

  “不必精通诗书,能抄写念读即可。凡达成者,俸禄追加一等,赏银五两。”虞璁估算着大概的完成度,又补充了一句:“其中不欲学字的,可以自行领了牌子,去皇庄里务农为奴。”

  五两银子,都可以养活他们一家子好几个月了。

  反正国家养这帮人这么多年了,也不缺这四个月的俸禄,回头等改革的成效出了,回报绝对值得。

  几个尚书都露出惊愕的眼神,明显无法预估这皇帝是想玩哪一出。

  “待四个月后,朕准备修书立典。”虞璁冷静道:“诸位都知道,永乐大典倾上下之力,历时六年。”

  “然而朕,只想修撰《医典》、《工典》、《农典》。”

  “此事暂不详议,望桂大人择一良选,主持光禄寺二千余人的习字大业。”

  第一天开会,只大概交代下自己想干什么,多的事情一层层的交给下面,定期勘察调控就好。

  皇帝打了个哈欠,略有些疲倦的听大臣们感慨了许久,趁着茶水又用了半盘点心,才示意散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朝廷里庸碌的一众文官好像突然被打了兴奋剂似的,开始争相讨论这些全新的概念。

  其实虞璁翻来覆去的讲,也只相当克制的谈了两点。

  一是实业兴邦,二是新设经部。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意外的对了许多年轻士子的胃口,一时间歌功颂德的奏折如雪花般疯狂递过来,连内阁里处理折子的几个大臣都累的没时间喝茶。

  按照皇上之前的批示,这几位大臣回家之后,各自写了份感想报告,大多都深入浅出的跟着皇上思路走了一遍,也有人着意唱反调,被毫不留情的退了折子。

  六部在得到肯定之后,再度将报告下达,组织各司研究新的治国思想。

  虞璁在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开始思考自己得亏不是在电波时代,不然还要组织新闻联播了。

  他渐渐习惯了每日上下朝的日子,又吩咐了陆炳带自己去光禄寺走一趟,看看桂萼把那些人安置到了哪里,他们现在又学的怎么样。

  这一去不要紧,倒还真把吏部尚书桂萼给吓着了。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