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0章 过河拆桥(三)_三国袁公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被派了出去。

  其次是这益州到汉中的地形所至。北去汉中,只有过剑阁速度最快。但那蜀北一地地形独特,先有剑阁,后有路阳、定军山、箕谷等等很多地方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断粮之策根本不需要刘瑁重新安排人去做。只需一支偏师,沿路不断摧毁道路,堵塞道路,那粮草辎重便要花费数倍、乃至十数倍的时间才能运达。这样一来,就不是刘瑁故意暗害孙策大军,而是天灾使然,没法避免了。

  最后,孙策要是撤军的话,只要随便一个地方的守将不开门,那孙策所部要么被困死在谷道内,要么起兵造反。可以孙策断粮的部队,能攻下这些地方吗显然是没有机会。

  先前徐庶还怀疑这是有人混淆视听,欲故意激徐庶、孙策等人造反。可细细一想,徐庶发现,即便如今知道了刘瑁要害孙策,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也不可能公然反叛。

  成都内的守军可全是刘瑁的直系军队,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属于孙策。孙策的军队如今有2屯积在成都外,5屯积在沂都。看似全部在成都周边,可事实并非如此。

  成都城内有6军卒不说,便是那沂都一地,正好处于三个大县包围圈内,算上绵竹城,周边总计有6的军队,而且正好封死了全部的道路。

  只要孙策敢于造反,除了成都附近的7军队能用,其余地方的部队早就被刘焉分割开来。无法聚拢在一处,只有被消灭的份。

  加上这次刘瑁让孙策集结军队的地点也不是在成都,而是在北方的梓潼涪县。那涪县在绵竹以北,梓潼以南,正处于两个军事重镇的包夹之下。集结军队后造反也是死路一条。即便真个率军北上,梓潼也不会打开城门让数万大军入内。

  刘瑁对孙策军的粮草控制极为高明,都是分批支付,若孙策在梓潼郡内造反,以梓潼先期提供的十余日粮草,如何能攻破坚城粮草不济、又处于南北包夹的局势,岂有不败之理。

  怎么算孙策都不可能在反叛之后还有活路,只有率军北上攻取汉中一条道路。这也是徐庶相信书信所言的一个原因。

  徐庶猜想,张松写这封信,无非是让他们知道事情严重性,然后一路拖延时间,等到了剑阁已经是数月之后了。那会儿,粮草消耗过甚,进军不利,刘瑁也有了消减孙策军权的借口,也许会打消谋害他们的打算。

  登上马车,徐庶思维急转,对破局之策有了点想法,但把握并不大。徐庶对孙策可谓是尽心尽力了,如今孙策被设计,他固然能保孙策一命,但遭此打击之后,孙策已经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对他来说也许比死还要难受吧

  “唉伯符啊,真不知道你会如何抉择啊”叹了口气,徐庶望着手中的书信,默然不语。

  还不知道徐庶已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