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 兵部又来要银子了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收取繁琐,朱由校也是听得头疼。

  好在北方秋税是收上来了,皇帝的内帑加国库一共收了406万两。

  “内帑还有多少银子?”朱由校喝了一口茶询问,而魏忠贤虽然不识字,记性却很好,连忙回答道:

  “内帑年初入银六百万有余,神宗皇帝发九边军饷两百余万,先皇又发两百万,眼下尚有221万两。”

  “若是加上五殿下让人送来的43万两,便还有264万两。”

  “内帑加上秋税,一共670万两有奇。”

  魏忠贤说完,朱由校微微皱眉,随后只能先叹气开口道:

  “命户部和兵部即日发饷,所有饷银都要交到边防将士的手中。”

  “奴婢领旨。”魏忠贤连忙行礼应下,而孙承宗却突然开口道:

  “万岁、若是九边军饷已经没了问题,那么先皇的庆陵修建就需要拨银了。”

  “按照户部和工部的上疏,庆陵需要出银一百五十万两。”

  “……”孙承宗的话说完,朱由校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朝廷总共就六百万两银子,九边军饷近一百五十也就罢了,皇陵也需要一百五十万两。

  不过毕竟是为自己的父亲修皇陵,自然也不可能吝啬,因此只能点头对魏忠贤道:

  “告诉皇五弟,等国丧七日结束后,让他去工部和户部看看庆陵的修建想法。”

  “奴婢领旨。”魏忠贤规规矩矩的行礼,知道自家万岁是不相信户部和工部的官员,想叫五殿下去监管。

  孙承宗也没有想到、朱由校居然真的让朱由检去修建皇陵,因此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准备继续讲课。

  总之、朱由检送到内帑的四十三万两,朱由校还没有焐热,就给都花了出去。

  等朱由检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钦赏九边军士银每名二两蓟辽昌易四镇赏银86万6244两,宣大山西三镇赏银42万8044两,延绥宁夏二镇赏银15万5684两,固原甘肃二镇赏银27万2746两,共计133万7518两】

  【尚积欠159万9882万两,明岁需发饷754万8000两,明岁需发914万7882两】

  “你大爷的……”

  朱由检看着兵部的奏疏,简直想要骂人。

  这奏疏是朱由校让人拿给他看的,他还以为是什么战事,却不想是要钱的。

  原本以为发了军饷后,只欠147万9400两饷银的局面,却还积欠近一百六十万两。

  算上明岁的军费,需要发九百一十四万两有余。

  九百多万两的军费,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明代自万历中期以来,每年正常的岁入额为1461万两。

  其中归入内帑作为皇帝和宫廷奢侈享乐的约六百余万两,真正属于户部作为朝廷开支的四百余万两。

  其他六部和光禄寺,太仆寺的折色银也不过四百余万两。

  就这样,明朝在军事上的投入已经占据了全国岁入的80%。

  万历四十八年又加派辽饷五百二十多万两,已经超过了朝廷全年的正常开支数额。

  明末的皇帝,经常需要用自己的私房钱补贴朝廷,这倒也就罢了,可明朝官员并不想着税收改制,而是每每有事情就找内帑。

  再看清朝、唐朝、宋朝诸多皇帝,只要皇帝不开口,哪里有官员敢开口就让皇帝掏钱的。

  虽然朱由检知道这时代是家天下,皇帝掏钱是正常操作,但这玩意纯属治标不治本。

  按照明朝的财政岁入,明年发完辽饷,再运些粮食,得了、朝廷剩下一整年都不用干别的事情了。

  若是寻常也就算了,朱由检懒得管,但明年不出意外的话,西南的土司奢崇明会举兵两万造反,甚至一度攻打到成都城下。

  因此、他必须得想办法为朝廷增加收入了……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