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三八章 湘西剿匪(一)_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湘西出于武陵山脉中段,这里酉水、辰水、溆水、舞水和渠水五水汇聚,号称“五溪之地”,与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交汇,是为湘、鄂、川、黔、桂的咽喉要地。这里又是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等的近三十个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民风彪悍。姜大柱的剿匪司令部就设在乾州的凤凰县县城外的黄鳝坳。

  姜大柱把司令部设在凤凰,也是情非得已。凤凰是号称“湘西王”的湘西屯边使,湘西独立师师长陈

  渠珍的老家,而凤凰县更是个奇特的地方。凤凰自明朝到清朝,都有一支异常悍勇的苗人武装称作“竿军”的民军。仅仅在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就从“竿军”里选拔出二十位提督(其中七个成为朝延重臣封疆大吏),二十一个总兵,四十三个副将,三十一个参将,七十三个游击等三品以上军官令人咋舌。后世所谓的将军县,与凤凰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可见凤凰这支民军的悍勇,全县十万青壮,有一万多都具有“竿军”军籍,平时务农,一旦接到军令,拿起枪就是士兵。

  而陈渠珍就是这支民军的舵把子,也因此才被政府委任为湘西屯边使。湘西大小各股土匪,或多或少的都与陈渠珍有着某种的关联。或是曾在“竿军”有过军籍,或是曾在陈渠珍手下任过职。就连赫赫有名的贺胡子,也曾数次投靠陈渠珍,得以东山再起。

  只是陈渠珍这种,依仗武力成为一地魁首的经历,也成了湘西大小土匪们的效仿对象。在湘西,有着这样的民谣:要想当官,拖队上山,政府招安,军师旅团。事实上,这也是湘西剿匪,始终剿不干净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剿不灭匪患的原因,则直接是陈渠珍采取的剿匪政策导致。从1922年陈渠珍接过“竿军”舵把子之后,出任政府官职,随后他也开始剿匪。他采取“招大股,吃小股;招老股,吃新股”的剿匪办法,使土匪猖獗的龙山千余土匪招安,千余土匪逃往外县,千余土匪被打死,剩余几百人散落山野,不敢集股作乱,龙山县暂呈平静。

  其余各县也采用同样办法,通过剿与抚,大股土匪基本被肃清,暂时出现安定局面。陈渠珍的独立师由原来的八千人扩大到一万五千余人。随后打垮凤凰县匪首龙妹堂,招降永顺县向子云、泸溪县杨善福、永绥县麻佩钦等匪首。这些招降过来的土匪,陈渠珍根据他们手里掌控的土匪人数,都给予了大小不等的官职,人多的给的官大一些,人少的给的官小一些。

  于是,嫌官小的就再次拉队伍上山为匪,等队伍壮大,又再次接受招安,得到更大的官职。依旧不满,那就再上山。慢慢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